首页 穿越之细水长流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2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一次,李满囤依旧背着红枣进城。他还没学会赶牛车,而潘安得留在庄子里和他父兄一起帮着余庄头张罗养羊的事。

随着收购枸杞商人的离开,大刘村码头停泊的船只明显少了,连带的北门外聚的短工越发多了。

因为活少,李满囤很轻易地在县城北门外的茶馆找到了空坐的朱中人。

小县城的中人,一向都是身兼数职––招工招徒、帮佣帮闲、商铺租赁转让、房屋买卖,甚至还有保媒拉纤。总之,不管啥事,只要肯使钱,中人啥都能办。

朱中人瞧见李满囤也很高兴。他甚至还记得李满囤的姓氏。

“李爷!”朱中人站起身,冲李满囤抱拳笑道:“好久不见!”

中人这行当吃的就是朋友饭、信用饭。先朱中人和李满囤不熟,不敢招呼。但经了崔师傅这桩生意,他摸了李满囤的底,知道对方是个殷实的庄户人,故现才敢交道。

呵呵,不是殷实人家,可招待不起崔师傅师徒三个的吃喝。此外他没从崔师傅嘴里听到一句李满囤家的不好,这便即就难得了。

李满囤这两个月做了老爷和里甲,与人说话交道能力也长进不少,当即也抱拳回笑道:“朱中人,您发财!”

哈哈哈,寒暄过后,李满囤说明来意。朱中人回想一刻道:“李爷,今年因为枸杞生意,城里,特别是北街这块,房屋涨价涨得特别厉害。”

“如您先所说的,一进宅院,再加三间铺子,现今,已不是120两,而是150两了。”

“还有价无市!”

“涨这么多?”李满囤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嗯!”朱中人肯定地点头:“价钱就这三个月里涨的。”

“我七月居中了西街一个三开间店面加一个齐整院子的宅子,也才115两。”

“而这个月,我经手的北街一个类似的宅子,谈好150两。”

“结果,临到写文书了,卖家竟然反悔了。说不卖了!”

“他要先租半年,看看形势,再说!”

李满囤一听这话,心就凉了半截:三个月,竟差了三十两。

联想起村里磨坊排不上队磨不上面的事,李满囤觉得不能再等了,再等就买不上城里房了。

“那现在城里就没铺子要转手了?”李满囤还是不死心。

“有倒是有,”朱中人道:“但就一个只一个门脸的小铺子。”

“诺,”朱中人咧嘴:“就在北城门进去一百步内。”

“门脸朝东。这铺子,原就是个门堂兼灶房。门堂后有三间向阳房屋。”

“说是向阳屋,但屋前方六尺就是就邻家的后墙。房屋实际的日头并不好。”

“似这样一个小宅子,先前只要十二两。现在则涨到了三十两。”

李满囤想象了一下堂屋门前六尺外有堵墙,觉得无法接受,便即就不再追问。

第58章 学堂房

李满囤正想问问朱中人手里有没其他铺子, 即便稍微贵点也无妨。便听到他家闺女的声音。

“朱伯伯, ”红枣问:“城里带铺子的房子涨了,那不带铺子的呢?”

这段时间红枣家日子舒坦, 天天吃肉,以致红枣都忘了自己先前进城住的抱负。现听中人说起房屋涨价的事,方才跌足后悔––这房价竟然都涨过一波了!

朱中人闻言一愣, 最近买房的都是外来的商人,他们一般只要带铺子的宅子。所以近来他经手的两起买卖都是铺子。

仔细回想了一下,朱中人方摇头道:“如果只是宅子,那倒是没怎么涨。”

红枣一听方才安心。前世红枣所在的大都市,房地产辉煌发展三十年。商铺也就开始十年飞涨, 后来二十年都再没跑过住宅。而且商铺转让要交重税。所以,投资商铺的收益, 远不及投资住宅, 而投资住宅首选,当然是投资学区房了。

好吧, 这世界, 还没学区房的概念,但这难不倒红枣,没一个,就创一个呗。

“爹,”红枣转与李满囤说:“咱家在城里置了宅子后,弟弟就能在城里念书了。”

“爹,你得给弟弟买一个离城里学堂近的房子。”

“啊?”

虽然还在追儿子的路上奔跑的李满囤此前从没未想过儿子将来读书的问题, 但经红枣这么一说,便立觉得这是个大问题。

李满囤自己,直到12岁,才有机会和7岁的李满仓一道进了村里的学堂认字。当时的他格外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学地很认真,也很刻苦。加上他比一般的孩子年龄都大,故写字认字比所有人都快。

可惜这样的念书机会,只有三年。三年里,李满囤也曾幻想过某一天他一朝得中,衣锦还乡。但幻想终究只是幻想,现实里,可没人供他科举––于是十五岁那年,他只能放下书本,扛着锄头跟他爹下地干活。

现在,可不比当年。李满囤兜里有了钱,他腰杆子就挺了。他的儿子,只要能读书––科举,他供。

红枣眼见李满囤不出声便就继续讲故事。

“爹,”红枣说:“我听爷爷给大哥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

“说这孟母,一个寡妇。她为了儿子学好,但凡攒到钱,就搬家。”

“她开始住在城外的墓地旁,等有了钱,便即就搬进了城里的铺子旁,然后再有了钱,就搬到了一个学堂旁,然后她儿子就学好了。”

“爹,你看,这自古以来,这学堂旁边的房子就比铺子旁的好和贵。”

“孟母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买房当买学区,”红枣本想说学区房,但幸而及时想起当前可没学区概念,便即改口道:“学堂房。”

前世红枣所在城市,有十来个区县,但不管这十来个区县如何做规划,炒概念,房价最高的永远是中央城区的学区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