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古代带球跑文里的渣A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5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九月州考, 次年三月春闱,同时举行技术特招。

中间隔开的时间,能给各地学子还有技术百姓一个充足的时间反应。

自从恩科时间确定后,还是新制度, 朝中官员集中在选秀上的目光暂时移开, 集中到了恩科上面。

一个礼部尚书都栽了, 让不少人打了退堂鼓。

有的人打退堂鼓, 有的人可没有, 那些人致力于想让云丞淮选秀。

云丞淮不仅不选,还跟沈流年商量着,把皇宫里的婢女送了一批出去, 还有先帝的后妃太多了,还要迁移, 忙忙碌碌的就过去了一个月。

最难安排的还是先帝的那些孩子们, 那么一堆孩子,封地是别想了, 封王都未必。

南秦的亲王是要皇帝亲封的,不然等新皇登基, 有了新的皇女后,她们只能改称排行加王上, 没有正式封王只能这样。

但云丞淮并不吝啬封王, 亲王肯定是不可能了, 只有嫡出才能封亲王, 要不就是做出什么功劳了,像先帝剩下的这些孩子, 能封个郡王已经很不错了。

没有实权,没有封地, 只领俸禄的郡王,已经是她开恩的结果了。

云丞淮还要改制,先帝的孩子太多,光封郡王都要封不少,后代还要封国公,侯爵,伯爵,一直到九等宗室,得一直让国家养着。

万一哪个生的多了,国库得多花多少银子。

于是她决定削减宗室,封郡王——宗上——宗子,宗子的后代再得个荫封,且必须是嫡女,要是有能力的,就自己争功或者科举,没能力的,下一代就可以做普通百姓了,且俸禄只能有原本的十分之一。

先帝的皇女几十个,等她们成亲生了孩子,数量甚至能达到几百个,对国库是一笔极大的负担。

就算俸禄削减到十分之一,也足以让她们当一个富家翁了,不比三品官员的俸禄低,有能力钱生钱的,说不定还能成个首富什么的,毕竟初始资金有了。

云丞淮跟沈流年一起,一步一步的调整南秦的弊端,可能她们的变法也有弊端,多年以后会被弃用,至少现在,这是她们能想到,对百姓最好的变法了。

可最近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尽管只是一件一件的小事,每一件事情看起来都不起眼,加起来却给她们造成了不小的阻力。

这些动作都太小了,小到都不足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你一件我一件的,居然形成了一个坑,她们想要继续变法,就得先填坑。

还好沈流年足够敏感,事情发现的早。

云丞淮这些日子平时参加朝会,不参加朝会的日子就是在修改南秦律法,不出意外的话,这次修改后,南秦新法就能成型颁布了,而且想要做相关专业,必须要考新法,不是科举就行了。

目前来说,儒学是必须要考的,变法是变法,以一己之力与天下读书人作对,恐怕还不行。

所以只能设技术人员特殊通道,同时就是加考,比如举人考不上进士,可以选择法学考试,从而获得官位,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都能安排官了。

就跟进士要考庶吉士一样,才能进入翰林院,深造三年后,再外放,直接能做高官。

以后得划分出来岗位,什么岗位举人就能考,什么岗位只有进士才能考,得把两者区分开来。

科考的话是除了商户等都能考,商户出身想要科考,就得给自己家捐出来个荣誉。

三等荣誉可以考秀才,二等荣誉可以考举人,一等荣誉可以考进士。

总之,得看钱捐的多少。

以往商户出身找尽了门路都不能科举,如今只要花钱就可以考,三等十万两银子,二等五十万两银子,一等需要一百万两银子。

等于花钱买一个科考的机会,但是技术岗不一样,属于吏,而且只有出众的才可以转为官,这种不限制是商户还是农户。

云丞淮愿意给每一个人机会,可是在这个时代,还得要结合这个时代的情况。

商户出身的能无条件科举的话,那么以后更多的人去经商没有限制了,说白了,这个世道还是农户当家。

农业国家,在没有工业改革之前,还不能放的太开。

从南秦往上数两三千年,都是搞农业的,想要改变只能慢慢来。

在颁布新法后,云丞淮准备做南秦发展的大方向,细节她肯定不行,需要大家一起讨论进行,但是作为掌权者,制定大方向就好了,底下的人会完成。

只是在南秦发展的关键时期,竟然有人在背后做小动作,明摆着是给她们使绊子的。

五月初,天气刚热起来,百姓们刚收获了一季粮食,又播好了种子,等待下半年的秋收。

每年有两次的税收,五到六月,六月底必须把全部税收交上来,然后是每年的年底,十一月到十二月,同样的道理,十二月底得完成税收。

先帝一朝,每到这个时候,官员们花样百出,税收代表着政绩,出色的政绩就能升迁,她们为了升迁就会压榨百姓,把税收提高。

云永泰不是不知道底下官员的做法,但是她沉浸在这种虚假繁荣当中,以为在自己的治理下,南秦国泰民安。

就像是数据造假,只要史书上的记载,她是一个明君,说她在位的时候,百姓富裕就够了,至于百姓是不是真的富裕,那有什么重要的。

正因为云永泰的好大喜功,给南秦官场遗留下了很大的问题,此次新帝登基后的第一次税收,除了湘州,各地开始玩花活,只为了让新帝刮目相看。

毕竟马衡只杀了很多的上都城官员,可没有到处杀,云丞淮是扫平了一下障碍,但留下的官员更多,一个地方总得有人管理做事。

结果就是有人利用前朝遗留的风气,来挑拨官员搞事情了。

要是有官员提高税收压榨百姓,那云丞淮之前积累的名声就坏了,不说在南秦内部,她制定下的攻打北齐计划也会破灭。

北齐百姓会认为,原来都是假的,什么变法不变法的,不还是在压榨百姓嘛。

对内就是朝廷丧失百姓的信任,都是骗人的,说好的不压榨百姓,当上皇帝都一个样子。

为君者失去了民心,失去了百姓的信任,距离下一次南秦内乱就不远了。

还好她们发现的早,事情还在可控范围内。

一早的小朝会,沈流年阴沉着脸把情况说了,众人面面相觑,她们自然知道先帝一朝的各种作假多严重,但是先帝的事情,不是她们能说的。

也就一个许拓,毫不顾忌,“陛下,天后,臣以为,陛下可以请太上皇,代先帝下罪己诏。”

先帝都认罪了,要是还敢有官员弄虚作假,就只有死路一条。

有一点,太上皇下旨代先帝下罪己诏,就等于把阿姐推上了不孝的道路,这个世道不孝是很严重的。

而且如果阿姐知道这件事,必定会同意,阿姐的想法很简单,能让云永泰糟心,她就开心,要是还能帮到妹妹,就更好了。

能让云永泰地下不宁,想想对方的脸色,云承继就开心的不行。

云丞淮无语,这些话千万别让阿姐听到,否则还真不好阻止。

阿姐这个太上皇,每天的日子很简单,休养带娃。

每天早上小胖球就送到了有凤宫,陪着太上皇的云承继,陪吃陪喝陪玩。

小家伙太小,能学个什么,主要是让对方有点儿事情做。

云丞淮觉得,阿姐早晚被小家伙给烦的,想要做点儿别的事情。

只是,代先帝写罪己诏这件事,那阿姐的名声就都毁了,虽然是事实,但是女说母过,会被人给骂死。

就算母真的有错,别人可以说,作为孩子不能说,说了就是大逆不道。

何况先帝还是君,不忠不义不孝,她绝不允许阿姐名声尽毁。

“许拓,你可知道,一旦太上皇代先皇下罪己诏,将会面临着什么?”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