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带着空间穿七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5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偶尔的时候她会有一股冲动想要打破这种平衡,希望她们能够和平的在一起,想她大大方方的带着女婿外孙来找她说话。

尤其是在俞向安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的时候。

当初是她女儿犯了错,但是现在因为她犯的错,她的日子过得更好了,如果不是那桩事儿,她也不会找到现在这么一个条件好的人,就结果来说,她还得利了,这差不多,那口气也该平了吧?

尤其是敏秀现在日子过得不怎么好。

俞向居皱了皱眉,拉拉她的衣角,“妈,你力气太大了,弄疼我了。”

赵巧娘回过神,勉强笑了笑,“小居,妈走神了,你还疼吗?我看看。”

“没事,不疼了,妈,你在想什么?”

赵巧娘:“没什么,就是想着等一下会有多热闹。”

她外孙不小心吃错东西了,及时送去医院救了下来,但是花了不少钱,她手上攒的那点私房钱几乎都用去了,还是杯水车薪,大头是周家出的,说到底,还是她的钱太少了,她上了年纪,手脚眼睛就没那么利索了,纺织厂今年没叫她,她现在要赚点钱,就只能在家里糊糊火柴盒。

以后要是有什么,她手里拿不出这么多了,幸好现在情况已经稳定了下来,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想到这里她打起精神,“小居,等一下你去到别乱跑。”

俞向居不明白她眉眼间的忧虑,以为她是在担心自己,“妈,我们那边不会有拐子的,我也不乱跑,我陪侄子侄女玩。”

俞向安笑了下,摸了摸怀里的俞明瑶:“你听见了吗,你小叔说陪你们玩。”

已经一岁多,长得没有双胞胎哥哥健壮,但也跟普通小孩差不了多少的明瑶小朋友吐了个泡泡,听到了玩这个字,高兴的笑了。

那模样,可爱的不得了。

他们到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不少人了,乔迁吃的是中午这一顿,人越多越好,代表着人气越来越旺。

这里的院子都挤满了。

俞向安漏了个脸,跟一些长辈打了个招呼之后,就把小萝卜头们一个个都叫了起来,在一个角落玩耍,别妨碍大人们,至于怎么让他们乖乖听话,简单,兜里揣一些糖,拿出来,个个听话得不得了。

就连走路走的也不是十分顺畅的孩子都能含着手指,渴望的看着她,让他们乖乖坐下,就屁股蹲在那里不动弹了,乖巧的不行。

在她来之前,俞向清负责照顾这些小孩子,被这些小孩搞的头疼,看她来了之后,速度使出糖果大法让他们安静了下来,松了一口气,“还是你对他们有办法。”

“懂他们喜欢什么,就能让他们乖乖听话了。”

“也是你有耐心,又舍得,你喜欢小孩子,不抓紧时间自己不生一个吗?”

许小娟听到这句话应了一句,“小安不急吧,这孩子的缘分,说来就来,就像我那时候,前一年也没开怀,后面我就有了,现在肚子里也怀了第二个,小安这才结婚多久,不急不急。”

俞向清也跟着笑了,“我就随口问一句,这才哪到哪,确实不用着急。”

俞向安有点心虚的望天,她现在能怀孕那才奇怪,他们两个是避了孕的,两个人都不想一结婚立刻就怀上孩子,失去二人世界,想要两个人好好享受一段时间,再考虑孩子的事情。

嘛,过个一年再看看?

俞向晏是个会交朋友的,他当知青在异地他乡都交了不少朋友,更别说在自己老家了。

俞向安来了没多久,就看到不停的有人在干活的空隙过来,随手送上一份礼。

来的大多都是跟俞向乐差不多大的年轻人,除了本地的还有知青。

阮晨曦都跑过来了。

俞向安现在还记得当初俞满昌结婚的时候,有人随便在路边随便折了一小捆细柴当做贺礼的事情,现在也差不多,大家送的礼都不重,他送一把菜干,他送两斤红薯,送鸡蛋的就是贵重的,是关系比较好的人才送的。

阮晨曦送的礼是比较重的,她送了半斤大白兔奶糖。

俞向安看到她有些惊奇,“你和我哥认识?”

阮晨曦笑了笑,“我知道他是你哥的时候也有些吃惊,你们兄妹两个长得不是很像。”

“对,他比较像我爸,你们怎么认识的?”

“他帮过我的忙,我有一次进山去,遇到了蛇,吓得我躲在树上下不来,那条蛇也不走,就在树下,我喊了好久,都没人路过。”她对虫子还好,对蛇真的是爬到了心底,根本没勇气对付它。

“正好他路过附近,听到了,是他帮赶跑了那蛇,帮我下来的。”

而且还顾及了她的颜面,一点没声张,帮她下来的方式也是去找了粗壮的藤蔓,弄成绳子挂到树上让她牵着绳子下来的。

如果不是他帮忙,她搞不好要在山上过一夜,要等第二天等别人发现。

她没有说细节,就说的这个,俞向安已经懂了,就是她哥“英雄救美”,怪不得送的大白兔奶糖。

“原来这样啊。”

“是啊,我听说你结婚了。”

“对。”结婚后和林川柏回来了一次,除了爷爷一家,还有其他的堂亲戚,需要上门认人,不过那时候她没有和阮晨曦见上面,这还是他们结婚后第一次见面。

阮晨曦在人群中张望起来,“哪个是?”

“我大哥你认识吧,我大哥旁边个子最高的那个。”林川柏的身高在南方相当出众,一米八三,可能还会再长。

一看,阮晨曦就惊叹了,“他长得可真高啊,一表人才。”

而且也很白,看着斯斯文文的。

想着阮晨曦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身边认识的人陆陆续续结婚,有的知青熬了一段时间,看着没有回乡的希望,陆续的给自己找个出路,最简单的出路,就是在这里找个合适的人嫁了,那样的话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有人劝她也在这里找一个,但是她还想继续等待下去,她想回去。

她来到这里的时间,也不是很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