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白衣白甲的,自然就是节度河阳,观察耀州的刘光世。他引了一队人马,旌旗招展地貌似打仗的架势,其实也是在京城里呆得闲极无聊,进独龙山里打打野物的秋风。只是他手底下的裨将、偏将都还留在陕西的父亲军中,恰好老父手下的先锋将郭药师送来家信,趁着雅兴,一并带了来。没想到一队人马刚刚进山,便闻听到了虎啸。刘光世虽没有博虎的本领,但郭药师弓马娴熟,又仗着人多势重,于是果断决意杀只猛虎来壮行。
一行人中不乏猎户好手,一路追着虎踪便找到了这里。刘光世见杨庸一个瘦弱书生在大虫面前疲于奔命,一时兴起,并不施加援手,直到最后关头,才首肯郭药师射杀了这只大虫。
杨庸心里翻来覆去地不是滋味,若是他们早出手,自己就绝不会这么狼狈。可明面里他还必须感恩戴德,毕竟人家确实救了自己的性命。
此时辰时早过,巳时已是过了一半。雪停之后,太阳也出来了,冰冷的阳光照在林间,斑斑驳驳。
郭药师看着没柄而入的短刀,打量着杨庸的眼里倒是有一半的钦佩,他退开半步,朝着刘光世作揖扣请道:“三将军,此人生得孱弱,但临危不乱,心思缜密,发力生猛,却又恰到好处。若是经得锤炼,未必不是一个行军打仗的好苗子,不如招至麾下,日后定有大用。”
刘光世笑容满面,也大有此意,便道:“便是如此!”
杨庸喜上心头,读书怕是没甚大用,打仗?虽然他谈不上喜欢,但绝对是他的强项。这次因祸得福,也巧得是出门遇了贵人。只是杨庸也懂得内敛,脸上顿时一副为难之色:“将军,小人只是一介穷酸书生,况且还未征得双亲首肯,这恐怕...”
“无妨!”刘光世道:“哪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郎武能安邦,文可定国?况且我大宋周遭虎视眈眈,正逢用兵之时!小哥若是从军,谁敢说不能博出个功名!?”
“还不拜见恩相!?”刘光世在一旁推波助澜。杨庸也不再扭捏,当即纳头又拜:“报国为民,责无旁贷!”
刘光世是个惜命的人,惜自己的命,也惜部下的命。没有部下在沙场的搏杀,他哪有今天的战功。他是一个世家子弟,但他并不纨绔。他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他善待下属,体恤军心。无他,因为他的部署是他的枪,也是他的饭碗。他要保证他的饭碗,还要多一些饭碗,盛更多的饭。也许,郭药师说的没错,杨庸可能真的是一杆潜在的枪。刘延庆很推崇郭药师,因为他狠,他准,不光打仗,还有相人。
刘光世对父亲刘延庆必定是无疑的,所以他选择信任郭药师,所以他相信杨庸。
因为没有书读,对于宋朝的历史,杨庸只限于简单的一些东西。至于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他可能听都没有听说过。
眼看巳时过半,杨庸料想老父已经回去了草庐,于是请刘光世一行上山歇息,顺便收拾行李,随恩相下山。父母泪眼婆娑,不忍“大郎”受那戎马倥偬,只是郭药师口若悬河,一番话说得头头是道,竟让二老羞愧万分,只差在杨庸的背上刺下“精忠报国”的字样。
杨庸三跪九叩,用旁人从未见过的大礼拜别了二老。随着刘光世的左右,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又下得山来。近得汴梁,旗手们又打起旗幡,那只大虫被四五匹马抬着,一道入了南门,在华灯初上的京城里,招摇过市。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