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4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项局长拿起一颗草莓放进嘴里,轻轻咬了一口,肉质饱满、香甜可口,味道相当不错,不由得一连吃了三颗。

“哎呀,贪嘴了。”

“言过了,我家小孙女一吃就是满满一盆,她妈怎么管都没用,那才是真正的小贪吃鬼。”徐爸风趣道。

“哈哈哈……”众人大笑不止。

笑声过后,项局长主动谈起了正事:“徐董,面包坊的事,何市长都跟我说过了,入股没有问题,但入股之前,我想听听你们接下来的发展规划。”

“当然没问题。”

徐爸朝叶慧点了下头,对方立马从徐爸的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文件递了过来,文件是叶慧昨晚和纪经理等人连夜制定的。

“项局长,这是我们公司制定的关于面包坊的发展规划,请您过目。”

项局长接过来随便翻了翻就放下了,“叶总,文件太多了,我带回去再细看,你现在能不能给我们大致介绍一下?”

“好的。”叶慧点了点头,“根据何市长的指示,面包坊将会另建新厂,我们计划分两步走,准备用半年的时间,让面包坊实现日产面包一百万条。”

“哦,能不能详细说说?”

“好的!第一步,我们争取在过年之前,把面包坊全部搬迁到新厂区,并且进一步把产能提高到日产十万条。

……

第二步,搬迁完成后,我们会逐步扩充规模,包括设计引进若干条自动化生产线,彻底改变目前的手工模式。”

叶慧侃侃而谈。

“机器生产会不会影响口感?”项局长询问道。

“应该会有一点,但影响不大,如果是纯手工制作,那么我们的人工成本就太大了,就算市里肯补贴,恐怕也难以为继。”

经过儿子的蛊惑,徐爸的野心变得很大,他想利用平价路线和先发优势,彻底占领全首都至少三成以上的市场。

这是什么概念?

整个首都地区大概一亿人口,三成也就是三千万人口,按照每人每天平均一条面包计算,必须要达到日产三千万条面包的规模。

这种产能,每天消耗掉的粮食,大致在五千吨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也不知道徐爸从何而来的信心。

“规划不错,不过相关投资,你们打算怎么解决?”项局长继续问道。

想扩大规模没问题,但市里财政困难,别指望市里出一分钱。

徐爸早有准备:“前期我可以自筹资金,后期可能需要银行贷款。”

有了市里背书,相信银行方面应该不是难题,顶多就是贷多贷少的问题。

“徐董,好魄力。”

“我也是拆东墙、补西墙,反正今年的利润不要想了,估计全都要扔进去。”徐爸苦笑道,原本计划好的小钢厂计划,看来也要往后推几年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