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沟皇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但是老二和老三,就是缺了点,让他们去外头做工,只会傻乎乎的做工,也不知道偷师,也不知道讨好那些老师傅学几手。

    这不就只能一直在那些工厂的最底层混日子嘛。

    最后没办法,只能是选择移民了。

    至于回家种田,家里的田地可没他们两兄弟的份。

    不是他偏心,不给这两个儿子分哪怕半分土地,而是家中的土地就那么多,如果只是让一个儿子继承的话,还算可以。

    但是如果拆分给两个儿子甚至三个儿子,那么这点土地也就不算什么了。

    就算是获得他全部土地的老大,也是无法依靠土地过上多好的日子,老大还是得在上海那边工作,家里的土地所处只是一个帮补而已。

    如今老大的儿子也是有六岁了,明年就是到了入学的年纪,何父和老大这两父子,正在拼命存钱呢,存钱干啥,自然是上学的。

    这年头读书可是很贵的!

    这几年下来,他也是知道老二和老三对自己有不小的怨言,但是他依旧没有后悔。

    如其三个都浑浑噩噩,还不如全力扶持老大呢,至于为什么不是老二和老三,这事只能怪老天了,谁让他们出生的晚。

    帝国施行的可是嫡长继承制,法律明确规定,贵族的头衔以及赐地、封地俸禄或者是其他明确和头衔绑定的资产,是绑定在一起的,这些财产和头衔将会严格按照嫡长继承制由嫡长子继承。

    并且是不承认庶子的继承权!

    因为帝国法律明确规定一夫一妻制,只有丈夫和合法妻子所生的孩子,并且孩子出生的时候必须要有其他贵族或官员、军官等拥有官方身份的人在旁亲眼见证,并提供担保公证,这个孩子才能拥有合法的头衔继承权。

    避免狸猫换太子,或者冒出来私生子等情况败坏贵族体系!

    帝国虽然只对贵族的继承制度进行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和限制,对普通人的继承一般不作明确限制,你只要乐意,可以立下经过官方公证的遗嘱,把资产留给任何一个人,甚至猫狗或者直接捐献。

    但是如果没有遗属的情况下,自然是按照法律由直系亲属继承了。

    大体上,大唐的继承法是比较完善的,只要生前立下遗属,你爱咋地咋地,把钱全部烧了也行。

    如果没有遗属,则是按照官方分配。

    不过实际上帝国的诸多权贵阶层甚至是中产阶层,他们也是效仿贵族的继承制度,因为财富以及社会地位,是需要积累的,而且往往是好几代人的积累,中途如果分散的话,很容易就家道中落了。

    因此大部分权贵以及中产,都会把绝大部分的产业都留给嫡长子,只给次子一点点然后打发出去自谋生路。

    甚至在农民群体中也很经常看见这样的情况,长子在家继承家业,并在家种田,次子们则是外出闯荡,或者是移民,或者是去城市里打工。

    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如今大唐社会现状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而这种制度,有贵族继承制度的影响,也有着当代社会的工商业高速发展有极大的关系。

    大唐如今是工厂遍地,工业革命的爆发,带来的是众多非农业的就业岗位。

    工厂里需要工人,商店里需要店员,餐厅饭店里需要各种服务人员。

    工商业的发展,让大唐出现了众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工作岗位,并以容纳越来越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剩余劳动力。

    很多人在农闲的时候,都是会选择进入城市务工赚钱,而有的年轻人更是常年待在城市里工作,已经是很少回家了。

    工商业提供的丰富就业机会,这才是让这种嫡长子继承制度在民间得到了自发慢慢所形成。

    毕竟次子离开家乡后,在外头也能够找到工作!

    就算是找不到工作也没关系,移民屯垦司永远都欢迎人们移民到边疆省份或者是海外领地去。

    本土的诸多边疆省份,南洋、美洲等诸多海外领地,可以容纳的人口可多了去,不用担心没地方去。

    工商业发展以及移民,确保了社会体系的稳定,也是间接影响了民间的继承制度。

    毕竟被赶出家门的次子们如果找不到工作或者无法移民,无法养活自己的话,那么父母就算是再狠心,也是不会把次子赶出门让他们饿死的。

    何锡华他们这一家,也只是大唐帝国里诸多农村家庭的一个普通家庭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