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华第四帝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六百四十四章 侍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ps:第一更到!求订阅,求月票!感谢书友c.y.t、米赛亚、ryan2006、随风1漂泊的月票!

10月2日下午,东京港口的码头上,全副武装的中国士兵,将整个码头都封锁了起来。码头上,第二集团军的旅级以上的将军们,站成一排,静静的等候着。日本政府的高官们,也都换上了礼服,衣冠楚楚的聚在一起。只不过,他们可不向中**人那样守纪律,分成了几个大小不一的圈子,窃窃私语着。在后面,还有日本政府组织的上万良民,他们手上拿着彩旗,准备欢迎中国皇帝的到来。这些良民,都是日本政府精挑细选的,他们全部都投靠了中国,并且在中国的支持下,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来迎接中国皇帝,也是他们自愿的。

为了安全着想,这些人全部都经过了严密的检查,身上连一点铁制的东西都没有,更别说夹带枪支了。

“诸位,伟大的中国皇帝陛下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必须要让中国皇帝陛下看到我们的热情,看到日本的诚意。日本能够快速的从战争当中恢复,这完全是中国皇帝陛下的恩典!”西园寺公望满面红光,大声的喊道。

“中国皇帝陛下万岁!”那些日本良民们,纷纷大吼起来。

码头上的中国将领们,脸上带着轻蔑的笑容,看着这些日本人的表演。第二集团军驻防日本已经两年了,他们对于这些日本人的习性,也摸的非常的清楚。在战争当中。以及后来的清剿抵抗者的军事兄弟当中。至少超过三百万日本人被杀。但是。这些幸存下来的日本人,对中国却感恩戴德,简直就把中国当成了亲爹来尊敬,这让中国将领们非常的鄙夷。还真是如皇帝王毓泽所言的一样,对于日本人,只有把他们打的越狠,他们才会心悦诚服。现在的日本,完全就成为了中国所养的一条狗了。而那些日奸们。更是一点愧疚的感觉都没有。他们对于日本皇室的效忠,早已经抛之脑后了。

日本倭王嘉仁,也在码头上,由内政大臣西乡从道陪着。不过,此刻他的脸色却非常的难看。作为战败国,并且是中国皇帝册封的倭王,他来码头迎接中国皇帝,这无可厚非。但是,那些日本良民们,对他的态度。却让他非常的恼怒。这些日本人,仅仅对他拱了拱手。就当作是行礼了,连下跪都免了。那些日本内阁高官们,虽然叫他倭王陛下,但却一点恭敬的态度都没有。这几乎把嘉仁给气炸了。

“八嘎!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人,因为中国皇帝造成的。帝国的子民,短短两年间就已经忘记了他们效忠的对象了,如果再过几年,那他们还不得把祖宗都忘记啊!不行,这一次一定要杀了中国皇帝,只有杀了中国皇帝,一切才有可能扭转,日本人才会重新对皇室效忠!”日本倭王在心里疯狂的大吼着。

“司令,小日本的倭王脸色有些难看啊!”第二集团军参谋长张树森中将小声的说道。

“哼!死要面子活受罪而已!现在整个日本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小日本已经翻不起什么风浪了。等再过几年,日本人对他们的天皇,不,现在应该称倭王没有什么感觉之后,我们就可以轻易的废掉他了!”第二集团军司令谢定坤中将不屑的说道。之所以保留倭王,是因为日本皇室在普通的日本人当中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在普通的日本人心中,天皇就是神灵的代言人。没有天皇的话,整个日本就乱了。因此,为了保证日本的稳定,中国特意保留了天皇,只不过名称改为了倭王而已。事实证明,这非常的有效,日本人对中国的反对,明显弱了很多。不过,中国方面在日本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降低倭王的影响力,为的就是将来废除倭王做准备。

“司令,你说这一次陛下巡视日本,小日本会不会趁机有什么不轨的举动。朝鲜王李熙病逝,我听说,就是死于非命的!”张树森说道。

“参谋长,朝鲜王的死,已经有了定论了,那不是我们能够议论的。至于日本人,命令各部都把这些日本人看牢。同时,陛下巡视的每条路线,都做好周密的安全保护,也就不用怕了!”谢定坤中将说道。

下午3点,海面上传来了清脆的汽笛声。随后,‘白起’号战列巡洋舰那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了海面上,两艘‘天水级’轻巡洋舰,护卫在左右。东京湾内的所有船只,都拉响了汽笛,向中国皇帝致敬!

“陛下来了,大家都准备好!”谢定坤中将纷纷道。

码头上的众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整理了一下衣服,让自己的仪容更加的得体。大家都敬畏的看着海面上那越来越近的庞大战舰。看着‘白起’号战列舰,中国人心中,满是骄傲,这无疑是帝国强大的表现。而那些日本人,表情则十分的丰富,有敬畏,也有羡慕,甚至是嫉妒和怨恨。中国是如此的强大,日本如何能够与这样的强国为敌。

下午3点半,‘白起’号战列巡洋舰靠上了码头。一队皇宫禁卫,率先下船警戒。第二集团军的将领们,全部迎了上去。而日本倭王嘉仁和日本政府的大臣们,一个个都低着头。

皇帝王毓泽在侍卫长吴浩,外务副大臣唐绍仪的配套上,通过栈桥来到了码头上。

“臣等恭迎陛下!”第二集团军的将领们,纷纷向王毓泽敬礼。帝国已经废除了跪礼,在见到皇帝的时候,军人行军礼,政府官员则鞠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