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鼎十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34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十三万禁军逆行北上确实壮观,令人震撼。

罗幼度随即而来的政治目的,也瞒不过有心人。

思想开明的文人能够接受才子与军人共存,思想落后的文人自然觉得武夫连读书人都不配相比,何况是读书人里面的翘楚。

不过面对现在这种风向,向来知道进退的文人不敢多说什么。

但在特殊的环节使绊子,避重就轻,抛开事实谈危害,乱七八糟的,阳奉阴违。

只要涉及核心利益,真就没有一部分没有底线的文人干不出来的事情。

如果让这类人掌管报纸,在这种关键时候会报道什么可想而知。

宋雄不一样,作为身陷契丹敌占区的读书人,他深知国家军事疲敝带来的危害。

如果不是罗幼度收复燕幽地,宋雄不敢想象百年之后的北方,是否还有人知道自己是中原人。

宋雄也很反感五代十国的那种兵匪,可罗虞朝的兵明显不一样。

尤其是此次在罗幼度一手促成的十三万禁军北上,即便是宋雄也为之动容。

有这样的禁军,有什么理由不大肆报导吹嘘?

罗幼度补充道:“还可以带上善于绘制绘画的人,将一些特殊的景象大致绘出来,印在报纸上,效果会更好。”

宋雄迟疑道:“这样会不会太难了?”

宋雄接手进奏院已经有半年了,对于报纸的印刷发行了然于胸。

报纸最大的特点就是即时更新,几乎每日都需要印刷新的内容。

这刻字是一回事,刻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罗幼度道:“无须如刻画得活灵活现,只要知道其意就好,雕刻简画,还是难不倒匠人。非常时刻,再难也得克服。指不定匠人顺手了,改良一下技术,反而大妙。”

经过此次开山事件,罗幼度悟到了一件事情。

刻意去寻求完美,不如将不完美的东西拿出来使用。

专业的人用得不顺手,自然而然地就会对之进行改良修正。

这科技的发展,为何利国利民?

不就是人类的天性懒惰,用简单的东西干成困难的事情,一步步发展出来的?

研究了那么久的火药,真比不上此次投入实战,发现问题改良出来的效果明显。

罗幼度现在完全不在乎刁难手下,反正头痛的不是自己。

宋雄见状,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宋雄的办事效率很高,不过一日,前线兵卒奋勇通渠时,发生的大小事情便登载在了报纸上,个别特殊的如轻伤不下火线,一群大老爷们累得直接倒在堤坝睡觉的绘图,在任何时代都令人动容。

莫说是淳朴的百姓,就算是年轻一辈的读书人,读了也是热血上涌,恨不得投身其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