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12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后来,经李纲等人提议,又经朝会议定,每年的八月初七日为大燕国庆日。

而在大军围困幽州的同时,真定府的“小朝廷”全部人马和机构已经悉数北上。

幽州收复之日,皇帝亲率大军与文武百官进驻幽州。原完颜娄室的大元帅府临时设定为皇帝行宫,而原大辽王朝的北院连署衙门,便自然成为军机处各机构的办公场所。

而五日后,李纲、吴敏、郭志舜等人也率六部主官顺利抵达幽州。

第六日,王霖在幽州举行大朝会。

朝会上,由王霖提议,文武朝臣商定,然后皇帝发布诏命明发中外。

从即日起,大燕进行行政区划和军事防御体制改革。

将原有的前宋王朝所设的路(道)、州、县的行政区划改革为行省、府(州)、县三级体制。

在全国设立直隶、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甘陕、江苏、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广西十六个行省,行省之下辖府(州)、县两级地方治理衙门。

将雁北九州并入山西行省。

将燕云数州并入河北行省。

其余燕云各州并入直隶行省。

同时设立西夏郡国,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朝廷在西夏设立宁夏安抚使司和宁夏卫,保证驻军。

设立吐蕃安抚使司,吐蕃卫。

同时,参照明代体制,对地方治理体制予以改革。

在行省层面,设立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

布政使掌一省之政,传布朝廷政令,考察本省官吏。

管理户口、田土及科举贡士行政。对省内宗室、官吏、学校师生、驻军,班发禄俸、廪粮。

呈报自然灾害情况并实行赈济。均衡全省赋役额度,规定征收标准。地方的重大行政事宜或有所兴革,要会同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商定。布政使司通称“藩司”。

提刑按察使司——设按察使一人,正三品,副使一人,正四品。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纠劾官吏,抑制豪强,平反冤狱,澄清吏治。副使与佥事等官分道巡察,负责管理兵备、提学、抚民、巡海、清军、驿传、水利、屯田、招练、监军等监察行政事宜。按察使司通称“臬司”。

都指挥使司掌一方之军政,各率其卫所隶于五府,听于兵部。

管理地方武官考选,地方卫所兵训练,卫所屯田,地方巡警,军器保管、漕运,京操以及地方防务。地方卫所隶属各地都司,都司又分隶中央的五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常简称为“都司”。

“三司”制确立后,布政使司掌全省行政、民政、财政;按察使司掌全省司法监察;都指挥使司掌行省地方军事和治安。

政、法、军三权并立,布、按、都三司分别直接受命于朝廷,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大为加强。

行省以下,府县治理机构均参照明制。

由此,大燕王朝形成了内阁中枢统辖朝廷六部,对地方各行省军政要务予以统筹调度,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治理体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