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北魏末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7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在反对无用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接受高澄对选官制度的改革,甚至眼睁睁看他在民间推进文教。

造成这样的原因在于,他们难以渗透拉拢高氏的根基六镇鲜卑。

以高欢起家的第二位贵人,匈奴人刘贵举例。

历史上,他就曾说过‘一钱汉,随之死’,其中或许有故意羞辱高敖曹的原因,但也能大体反应这群六镇鲜卑勋贵,对汉人士族的看法。

高欢所在的晋阳以并州胡,鲜卑勋贵为主导,而高澄所在的洛阳,却是汉人士族得用之地。

但两父子并非对立的关系。

这也是河北士族不敢反对高澄的原因,真被小高王所厌恶,就只能去晋阳讨生活。

而军政分离的晋阳-洛阳二元制,又决定了他们只有在洛阳才能在政务上一展拳脚。

连追随高欢信都建义的河北士族都只能像个委屈的小媳妇。

更何况是包括荥阳郑氏在内,那些未曾立足高氏核心圈的家族。

太原王氏若非出了王思政、王士良,情形比荥阳郑氏也好不到哪去。

萧衍明知科举制的优点,碍于门阀势力,选择了自我安慰。

而宇文泰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他完全照抄了高澄科举制的内容,甚至未做一丁点修改。

这样的抄袭行为,让得知消息的高澄气恼不已。

宇文泰之所以能在关西废除九品中正制,第一个原因是多年战乱以及一场大旱,士族处境不比东魏好到哪去。

第二个原因自然是在沙苑以弱胜强,击败高欢二十万大军,也为他带来了极高的威望。

基于以上两点,宇文泰得以在关西推行科举制,以才能选拔官员。

甚至可以说,这世上最关心高欢健康的,绝对是宇文泰。

高欢一旦身死,宇文泰肯定比小高王这个大孝子要伤心。

至于眼泪会不会比辽国皇帝哭宋仁宗流得多,那就两说了。

沙苑想杀高欢是希望关东陷入混乱,这与高欢在晋阳病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铸五铢

春耕抢种早已经结束,新的关隘也已落成,依旧名为潼关,自此,又有了东潼关与西潼关之分。

西征之后,东魏暂时休兵,其一是财政难以支撑。

其二是大败之后,需要时间让将士们重拾信心,淡化失败的阴影。

而西魏之所以没有趁机夺取玉璧(华阴)的想法,自然也有自己的难题。

究其根源,还是财政问题,不止七八成人口的损失暂时无法弥补。

因为高澄发放军饷,西魏将士普遍对自己的待遇心存不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