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道天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5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刘协不得不承认,卫觊能成为河东卫氏崛起的关键人物,自有其道理。

仅是这份机警,就超过无数人。

至于卫固那样的蠢物,只有被人利用的命。不管他投靠哪个阵营,都活不过三集。

举手不打笑脸人,刘协只能接受卫觊的效忠,还要以礼相待,拜为尚书郎。

要不然以后就没人愿意效忠了。

在礼遇卫觊的同时,刘协命人带来了河东太守王邑。

王邑被关了大半个月,形销骨立,从精神到肉体都接近崩溃。

听完卫觊的叙述,王邑愣了半天,缓缓坐起,跪倒在刘协面前。

“臣有眼无珠,为卫固、范先所欺。死罪,死罪。”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刘协淡淡地说道:“朕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王邑缓缓抬起头,两行浊泪涌出。“陛下慈悲,臣无地自容。若能补过,臣万死不辞。”

第一百九十一章 同病相怜

依荀攸之计,刘协命王邑以河东太守的身份下达命令,要求各县征集粮食,送往安邑,供应大军。

按照制度,每年秋收之后,除了要上交朝廷粮仓的粮食,剩下的都留存在各县的仓库里。一是作为各县官吏俸禄,一是作为救灾储备。

郡治所在县的粮仓会大一些,但也不会将其他县搜刮一空,会在各县留下相当数量的粮食。

卫氏、范氏都在安邑,安邑县仓里的粮食大概率被他们藏起来了,但周边的解县、闻喜、猗氏还有粮,可以用来救急。

之所以要王邑出面,而不是直接下诏,除了要由王邑做恶人以外,还有一个刘协虽然不爽,却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对各县而言,朝廷的诏书远不如太守府的命令有效。

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

这不是一句笑话,而是血淋淋的现实。

王邑本人就是典型。

他能赶到天子面前为卫氏、范氏辩护,把卫氏、范氏看得比朝廷还重,那些受他保护的人,又怎么会把朝廷的诏书放在眼里。

事急从权,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吃饭问题,刘协不得不先忍下这口气。

事实面前,王邑没有其他选择,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十几天的牢狱之灾,足以让他认清一个事实,眼前的少年天子不是软弱可欺之辈。

头再铁,也铁不过斧钺。

刘协命人召来尚书令裴茂,让他带着人,陪王邑回安邑城。

这一次,刘协吸取了教训,对裴茂明言。我没有别的要求,我只要粮食。两天之内,必须筹集到足够大军吃半个月的粮食,多多益善。

以四万人计,半个月需要近四万石粮。

这个任务不轻松,但刘协没有其他办法,为此不得不让裴茂出面,以示对河东大族利益的尊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