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争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58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九百七十章 地理

每个月,杨峥都会抽四五天在太学里讲课。

如今的太学跟后世的大学相差无几,坐落在皇宫东北,占地面积比皇宫还大。

天下学子,无论士族豪强,还是寒门庶族都能齐聚一堂。

太学分三部分,一部分是以儒学为主的文科艺术类,一部分是以墨学为主的理科技术类,另外一部分则是医学、炼丹等杂科。

总的来说,还是儒学占了大头,毕竟几百年的惯性,不是一时片刻就能扭转过来的。

但墨学这些年的发展喜人。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杨峥好歹也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肚子里面东西还是领先时代的,而很多事,只要知道其大概的方向,自有聪明人朝这个方向前进。

其实华夏人差的就是个逻辑思维。

太多的聪明人把心思用错了地方。

文学馆翻译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的各种著作后,加上融合了华夏的算学,数学已经成为单独的学科,涵盖了基础的几何、物理、天文等知识。

太学里面也多了很多专门研究这些的学者。

很可能以后的历史记住的不是杨峥的功业,也是立下的这所太学。

杨峥的课程主要就是阿拉伯数字,日心说之类的东西,大多都是闲谈性质的,天南地北,什么都说,包括海外奇谈。

“其实我大秦并不大。”杨峥指着偌大的世界地图道。

在这块地图上,有冰原,有海洋,有草原,有沙漠,有山脉……

“我们吃的食物,很多都是从别的地方引进过来的,小麦最早产于河中以西地区,夏商时代传入华夏,蒲陶最早产自地中海,后流入西域,核桃产自波斯高原,被张骞带回……如今江南地区广泛种植的南稻也是从临邑、扶南当地找到的。”

杨峥的课程一般非常接地气,就是从衣食住行开始讲起。

“西面、南面,还有更多的奇花异果,若能引入大秦,能极大的丰富诸位的餐桌。”

学子们聚精会神的听着。

以前他们的课程都是灌输性质的,要么成天之乎者也,死记硬背,要么自己攻读自己思索,老师教授的很少,讲解的也不多。

如杨峥这么别开生面的太少了,自然能吸引很多人。

当然,更大的原因是他的身份。

大秦帝国皇帝的授课,只要不傻,都会来听。

杨峥也想凭借这个机会,给太学生们灌注一个更宏大的世界观。

作为国家,大秦的确很大了,几乎征服了视野所见的所有能大规模耕作之地。

但作为一个文明,大秦的圈子其实并不大。

罗马、波斯、天竺等文明的体量也不小。

授课的效果也相当不错,很多人抬头一开,忽然发现辽东的东北面,原来如果辽阔,草原的版图贯穿了整片大陆,从漠北可直接通往罗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