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往邺城一行,河北大小豪族塞给他的青年才俊数不胜数,身边并不缺能用之人。
崔暹得到高澄吩咐,大力整顿考功曹风气,抓出几人将其开革,又有高澄派来的河北士人填补空缺,一番杀鸡儆猴后,众吏也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在随意可被替换的危险下,考功曹上下一改往日惫懒作风,个个满怀高度的热情,为大魏燃烧自己的光芒。
通过对官员政绩整理,既有了往后官员升降依据,又严肃了考功曹内部作风。
高澄很满意崔暹的作为,但这注定只是前菜,真正的考验还在正式推出新的官吏升迁标准。
就在高澄为指定新的升迁标准而整日与幕僚商议的时候,来自晋阳的指示让他暂时放下了吏部,转而过问起外交。
高欢授意由高澄组建使团,出使萧梁、柔然,分别与他们议和。
先后铲除阻隔在山西与关东之间的纥豆陵伊利、以及刘蠡升势力,保障了粮道安全,高欢也开始着手他统一北地的进程。
一个魏国,怎么能有两个朝廷。
大魏忠良贺六浑绝不允许有野心家妄图分裂自己的祖国。
而在此之前,自然要解决梁人与柔然的后顾之忧。
其实在高澄看来,派遣使团结盟议和,并没有多少用处。
柔然无信,寻利而来,得利而去。
而对于南梁来说,萧衍太老了,暮气沉沉的他痴迷佛教,早就没了早年的锐意进取的心气。
无论北方打成什么样,对他来说派去小股部队摸奖,复刻陈庆之奇迹当然最好不过,纵使失败,也无伤筋骨。
用曹操的话来形容就是冢中枯骨。
更何况自从目睹高欢崛起的经过,至少高澄是不再相信盟约这种事情。
就算东魏与南梁成功议和,一旦高欢势如破竹,萧衍有心阻止高氏一统北方,也能够轻易毁约背盟。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政治信誉都向高欢看齐,高澄虽然不抱多少希望,但也姑且一试。
关于出使南梁使团的人选,他最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幕僚温子昇。
温子昇有一个优点,萧衍十分推崇他的文采,甚至将他比作曹植、陆机。
想来,有他在,使团在南梁也能顺利许多,关键也是高澄不相信萧衍能干出扣留使节这种不要脸面的事情。
其实高澄也想去看看江南人、物,可他的身份注定要么饮马长江南岸,要么败亡之后,或囚、或逃,才能走进建康城。
把温子昇唤来,高澄告知道:
“父王起意派遣使团南下与梁人议和,梁主素爱你的文采,鹏举可愿为我往建康一行?”
话一出口,高澄就感觉各种怪异,六百年后,有一个岳鹏举,反对议和,力主抗金。
而如今温子昇顶着鹏举的表字去议和,未免辱没了鹏举两个字。
“仆并非能言善辩之士,唯恐误了高王与世子的大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