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强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百零一章 铁器时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郑国渠畔。

李原与司马印在长久的分开之后,又一次重逢。

随着秦国版图的扩张,李原地位的节节升高,曾经的三川郡郡尉、都尉已经成为各自记忆中的一段回忆。

人生的际遇就是如此。

一旦错过,就无法找回。

司马印是聪明人,与李原的见面机会现在越来越少,他当然不会喋喋不休的去诉说以往一起同甘共苦的经历,而事实上,李原与司马印的交集更多的和已经致仕的原郡守杨熊联系在一起,这其中,有开始时的不信任,也有最终的彼此谅解。

幸好司马印还有机会,如果他能够在兵造这个职位上做出成绩,还有可能再次赢得李原的信任。

眼下,机会终于来了。

“司马大造,这车上是什么物器,要从汉中一路转运而来?”李原一皱眉,看了看司马印身畔的沉重牛车,问道。

难得的一个假期被打扰,李原心里不禁怪怪的。司马印是知道分寸的人,没有重要的消息他不会连这点时间都等不及,从咸阳一路追到郑国渠畔来。

“李侯,铁石,铁石有眉目了,你来看,这铁石的成色如何?”压抑了许久,司马印实在难抑激动心情,一下掀开布幔大声道。

骄傲与自豪。

写在司马印的脸上。

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努力,而且还有兵造许许多多匠师的共同努力,这些匠师在历史上许多连名字也没有留下,然而,正是他们在一次次的锤打中创造着历史。

“铁石矿藏,这是在哪里发现的?”李原的眼睛一下被整车的漆黑铁石所吸引,这是一种纯粹的不能再纯粹的自然力量造就的东西。

“禀李侯,是在沮水流域发现的。根据前期的勘探,这一处的铁石藏量极大,整个山头都是,品质也是优等的,现在的开采难度主要是道路不通畅,另外,就是汉中一带距离咸阳有点遥远,愿意去的人太少了。”司马印正色道。

“沮水。确实遥远了点,这样吧,兵造一块的事务继续请大兵造负责起来,准备整体向汉中迁移。待遇方面朝廷会有更优厚的措施出来的,至于交通和安全问题,等回咸阳后,本侯会立即召集官员商议此事。在保密方面,希望大兵造谨守秘密,切勿让他人刺探到了消息。”李原沉吟道。

沮县发现露天铁矿。

这让李原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寻遍了关中的山山水水之后,他对寻找到适合开采的富铁矿已经基本不抱希望,想不到司马印等人的坚持,最终换来了秦国等待已久的一次腾飞机会。

铁矿意味着什么?其他人可能还不清楚,而李原却是一清二楚。

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

这不仅仅是冶炼技术上的一次飞跃,更是跨越时代的一次革新,铁制兵器比青铜兵器更加的坚韧耐用,随着未来冶铁工艺上的创新,铁具不仅在战场上发挥着作用,在农业、建筑、商业等多个领域都将被广泛运用。

一直以来,李原都在寻找着为什么强大的秦国有着纯熟的青铜冶炼技术,却在冶铁方面落后于关东工匠的原因,最后的结论是两个。

其一是骄傲自满,由于冶铁技术上木炭燃点问题,打制出来的铁剑脆易折,相比渗合了韧姓金属的青铜剑来说,耐久力上要差了一些,这使得对青铜的迷恋的大秦工匠们不思进取,不去创新,甚至于看不起郭纵等人寻求冶铁技术突破的方法,只朝着青铜器这一条道上走到黑,关于这一点,李原之前曾和莫石大匠师提到过。

其二是客观因素,三秦大地贫铁矿,却富铜矿,这种巨大的差距让一个又一个有志于冶铁工艺的工匠们对寻找露天铁矿从希望到失望,最后不得不回过头来,再去钻研已经到达了冶炼技术顶点的青铜器。

“李侯,属下还有一虑,沮水一带秦、羌、汉三方势力交错,形势极为复杂,我大秦兵造移驻,势必会引起注意,目前仅凭王尚将军的千余步卒,实在无法阻挡汉军的进攻。”司马印既喜又忧,谏道。

“安全方面,汝不用多虑,我大军即曰就会从关中起程,沿陈仓故道南进汉中,这一战略实现之后,我大秦的疆域就能再次恢复到汉中、巴、蜀一带。”李原信心满满的说道。

时间即将迈入秦新历第三年。

相比前二年的稳固根基,第三年的秦国,将在巩固关中的基础上,积极向外扩张,而首当其冲的目标就是汉中与巴蜀。

这两个大粮仓目前在汉王刘邦的手中,不过,刘邦在经过了入侵关中失败之后,已经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东面的南郡一带,趁此机会,秦军要是不南进,那才真是坐失良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