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56章 洛阳新都(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556章 洛阳新都(1)

河南府,洛阳。

龙纪三年的洛阳,显得格外的安详。

经过数年的建设,洛阳已经逐渐显露出大城市的雏形。

洛阳建设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抛弃了围墙。这也就是说,只要洛阳自己愿意,它可以向周围无限制的扩展,而不需要担心有围墙的束缚。这一点,在所有的城市中,绝对是先例。须知道,就算是长安这样的超级大城市,同样是有围墙的,长安每次扩建,首要任务就是拆除原来的围墙。

在战争时期,围墙乃是抵御敌人侵略的重要防御设施,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城市日常安全的重要设施。自从人类有史以来,建城首先就是建围墙,几乎已经形成共识。县城以上,必须有围墙的存在。如果没有围墙,就根本不能称之为城市,最多只能叫集镇乡村什么的。

然而,鹰扬军高层认为,在黑色火药出现以后,处在绝对防御圈内部的城市,根本不需要城墙。城市的防卫,可以通过周边的城镇来完成。即使周围的城镇陷落,洛阳也可以依靠附近建设的八个据点来保卫。如果这八个据点都陷落,那修建围墙也没有任何的意义。战争进行到这一步,只能说明统治者自身已经弱到不能再弱了,就算有神仙搭救,最后也逃不了灭亡的命运。

好像作为帝都的长安,本身有完整的高耸的城墙,有各种各样完善的防御设施,然而,无论是安史之乱,还是后来的吐蕃连续三次进攻长安,还是日后的黄巢起义,都轻而易举的占领了长安。因为所在长安的统治者,自己根本就没有信心守备,给他再好再高的城墙,又有什么意义呢?

“真正的围墙,应该是在刀尖上。”

刘鼎在审阅洛阳规划的时候,淡淡的说道。

按照张全义的规划,洛阳日后的规模,将要比最繁盛时期的长安还要大上数倍,各种区域的划分,将会更加的科学,更加的先进。按照最初步的估计,洛阳可以容纳三百万的常住人口,加上超过百万的流动人口,巅峰状态下的洛阳地区,可以容纳接近五百万人。

此外,在洛阳的周围,张全义还设计了多个的卫星城。这些卫星城,既是洛阳区域的延伸,同时也是洛阳地区的重要防御据点。这些卫星城同样没有围墙,但是有坚固的炮楼,上面安放有大量的三眼铳。随着黑色火药的制造成本越来越低,三眼铳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少的鹰扬军步兵,也都开始装备三眼铳了。

和传统的刀枪剑戟弓箭相比,三眼铳的初次成本,的确较高。但是,训练一个三眼铳枪手实行队列射击,最短只需要三天的时间。而训练一个弓箭手,最少需要半年。不需要经过仔细的计算,就可以看出,使用三眼铳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城市的防卫,三眼铳是最适合不过了。

洛阳相对于长安而言,在军事地理上没有太大的优势,它没有潼关这样的天险,虎牢关也早就废弃。事实上,在黑色火药开始大量使用的年代,这种坚固的关隘,能够发挥的作用已经不大。无论多么坚固的防御,最终都会在大量的黑色火药面前坍塌下来,这已经是鹰扬军用无数次的实战,深深证明了的。

尽管洛阳没有得天独厚的军事地理优势,但是在发展经济上,洛阳却具有长安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是中原地区的核心,物产丰饶,周围地势平坦,道路交通运输便利,又有黄河连接,大运河也直接连通洛阳。无论是南来北往,还是东来西去,都非常的方便。借助水路运输,物资贩卖的成本也比较低。

最起码,洛阳不会受到粮食的威胁。洛阳本身的粮食出产,还是非常高的,张全义的确是发展生产的好手,在短短的数年内,就做到让洛阳周边没有荒地存在,所有的土地全部都种上了庄稼。他亲自带队检查,若是发现有丢荒的,马上就有人要受到严肃处理,因此,谁也不敢怠慢。

此外,从江南运输来的粮食,可以通过水路直接运输到洛阳,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在大运河被彻底的修好之前,粮食的运输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洛阳的需要。在大运河修好以后,这个问题将彻底的不再是问题。没有了粮食的隐忧,洛阳地区的人口就算继续增长,都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在鹰扬军的宣传下,原来洛阳府的民众固然纷纷返回,努力重建自己的家园。由于河东道地区的突厥人,对汉人实行非常严厉的种族歧视政策,试图将汉人同化成突厥人,跟随他们过同样的游牧生活,导致大量的汉人,想方设法的逃到黄河以南,逃入洛阳。

鹰扬军占领洛阳以后,也将接受北来的难民,当做工作的重点进行安排。河阳节度使和河中节度使,先后被突厥人控制,当地的汉人,同样纷纷难逃,其中就包括原来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的家人。在短短的两三年间,就从河东道接收到了超过十五万的汉人,大大的加强了洛阳本身的生产能力。

就是其他地方的民众,也积极的涌入洛阳。例如来自魏博地区的普通民众。杨鹭飒在魏博地区大开杀戒,一举将魏博军连根拔掉,让这块地方彻底的恢复了宁静。鹰扬军总部也派遣强有力的官员,对魏博地区进行管理。但是,很多民众已经被魏博军吓坏了,即使魏博军被除掉,他们依然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有人就有商机。

随着洛阳人口的不断增加,大量的商人开始涌入,带动了洛阳地区贸易的发展。洛阳处于中原的核心地带,它既有和长安差不多的知名度,又有比长安更加便利的交通设施。有利于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在这里云集,交换他们带来的各种货物。又由于张全义实行优惠的商业政策,更是刺激了洛阳商业的飞速发展。

按照刘鼎的建议,洛阳在更多的地方安排了市场,满足商人交易的需要。原来在长安,只有两个集中的大市场,就是东市和西市,在鼎盛时期,这两个市场不堪重负,经常出现拥堵的现象,导致大量货物无法正常交易,一直为人诟病。甚至有些西域来的商人,对此非常失望,不得不继续前往洛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