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理王冠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68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要知道普林斯顿每周都会有会议, 当然不会要求每一位教授强制参加, 毕竟他们都是大忙人, 但是至少会记得一个月出席一次。

这样的会议过程比较轻松, 坐下一起喝喝咖啡, 说一下自己最近研究的课题或者说一些自己最近身边发生的事。

近几年的的菲尔兹奖得主只有少数几个是出于普林斯顿嫡系, 比起往日一骑绝尘的姿态, 已经有些势颓了,基础数学的排名还稳居第一,可是其他学校已经强势崛起了, 为了不让自己从第一的宝座上掉下来,他们这几年也越来越关注本科生,尤其是彼得·舒尔茨强势崛起后, 几乎夺走了这两年数学界的绝大部分视线。

而这也提高了他所在学校的声望, 他们当然也想自己的学校出这么一个超级天才。

可是这样的天才如果经常出现,那舒尔茨也不会吸引这么多的视线了。

他们只是抱着期望去找, 而近日声名鹊起的洛叶, 终于进入了这些大佬的视线。

之前洛叶为了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向几位教授请教, 可也没有留给他们足够的印象, 可是她在课堂上频频回答对教授的问题,终于成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力。

德利涅慢吞吞的道, “我最近上课,遇到了一个学生, 她回答对了我的问题。”

“之前我询问我带的研究生, 他没有回答上来。”

纳萨克也微微一笑,心情愉悦,“我假设你遇到的是一个东方女孩?她在群论上很有天赋,她询问的问题,我带的博士生不一定能回答上来。”

他每周大概去上一次课,而洛叶在课堂上接连回答他的问题,让他印象不深刻都难,实际上,他在之前的一堂课上,已经把自己的私人邮箱留给了洛叶,在她在下课后快速的询问了他几个问题后,那几个问题没有足够的水平绝对不会问出来,换句话说十分刁钻,问问题也要自己的水平的。

问题不够难,把问题放到萨纳克教授眼前都算是自取其辱。

这是这学期萨纳克第一个记住的学生。

而其他教授听了两人话,也回想起了洛叶,并不是每一个教授都像是萨纳克这样的随心所欲的,也有严格按照课本来讲的,上课提问也会是在课本范围内的,在范围内的,意味着天花板就在那里,很少有人会回答不出来这样的问题,而洛叶回答上来,也不会引起他们的特别注意。

可是现在这两位教授都说起了她,还记忆深刻,对她印象十分不错,怎么不回想一下?而洛叶也很好确定,数学系的总共她一个东方少女。

他们回想起来后也想起了她在课堂上的表现,“又是一个来自于东方的数学天才。”

他们主攻的方向都不太一样,开的课程也不太一样,他们一交流,发现洛叶在他们每一个人的课堂上表现都很优秀。

尤其是群论和代数几何,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询问问题,本身展露的实力都超过了她的年龄。

在其他地方还能引起诧异,可是在场的,几乎都是早早的崭露头角,跳级的更是有好几个,洛叶这种程度最多引起他们的兴趣,还不能让他们诧异。如果此时格里菲斯在,透露出洛叶发表的两篇论文,或许能让他们变色,可是他不在,所以他们稍微讨论了下洛叶,继续交流其他的事情。

不过也因为这短暂的交流,让更多的教授记住了洛叶的名字,更进入了他们的观察名单,如果洛叶在后面还能保持这样的势头,甚至展露出更多的天分,她可能就要进入普林斯顿重点栽培名单了。

************

而洛叶此时已经在构思自己大一的第一篇论文,她之前已经在《美国数学会通报》这样的数学期刊上发表了论文,接下来自然想挑战更高难度的四大期刊。

如果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主办的《数学年刊》上发表,那就更再好不过了,可是她又看了遍图书馆储备的往期期刊,发现在这四大上刊登期刊比她想的还要困难。

《美国数学会通报》等一些的数学期刊都是比《数学年刊》等四大稍逊的期刊,可是这稍逊,这些年发展下来,也没有变成五大,六大,足以可见四大的标准有多高。刊登的数学论文必须要是重量级的突破,发表后会造成深远而长久的影响。

像是让舒尔茨直接获得了博士学位那篇论文,发表在了四大之一,编辑部位于德国的《数学新进展》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数学框架,论文里面ps理论被誉为代数几何未来几十年最有潜力的几个框架之一。

他也是因为这篇论文,真正的扬名于数学界。

拿这个标准来写论文,洛叶是能写出来的,就写她研究最深入的几何学,给她足够的时间她能写出来一篇,但是她现在要的学分。

而且她写出来,也不可能像舒尔茨一样直接获得博士学位。

洛叶本科决定主攻群论,以此来消化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且获得萨纳克教授的青睐,最好就是发表相关的论文,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综合来说就是洛叶发表群论相关的论文最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