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年代小炮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329 浪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赫尔斯回到酒店后察觉到阮文的异样, 他没有多问什么,说起了自己和华纳代表第四次会面的结果。

“他们把价钱加到了三百万。”但距离赫尔斯所提出的五百万还有不小的差距。

阮文给他倒了杯葡萄酒, 赫尔斯对葡萄酒十分的迷恋, 睡觉前还会喝上这么一杯。

“谢谢。”赫尔斯小抿了一口,“你怎么看?”

“谈不成不如先放放,其实我们并不着急。”

陶永安有些听不明白这什么意思, “那你的意思是, 华纳那边着急咯?”

“选择在这个时候谈第三部,自然是想趁着这个机会干脆把第三部拍出来, 毕竟到时候再请演员的话, 只怕多支付给这些演员的薪酬就要比这两百万还要多的多。”

不到一个月时间, 华纳找了赫尔斯四次。

显然着急上火的并非斯拉夫人, 所以慢慢拖呗。

拖到那边拖不起为之。

“那万一破罐子破摔呢?”

“想什么呢, 华纳难道要做慈善, 为了跟我们赌气就把电影拍烂?”阮文端着玻璃杯,小口小口的喝着水,“要真像你这么傻, 早就破产八百次了。”

陶永安:“杀人就不必诛心了吧?”

他又从来没夸过自己有生意头脑, 想不通也正常不过。

赫尔斯当局者迷, 听阮文这么一说反倒是恍然, “你想要去哪里参观?”

“先不着急参观, 我想去见个老朋友。”

好不容易和王春香约好了时间, 阮文打算去看看小王同学。

……

王春香来美国的第三个年头, 面临着人生中的一个重大选择。

“我马上就要毕业了,我的导师劝我留在美国读博士,日后还可以留在学校里工作。”

甚至拿到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绿卡, 那并不是什么太麻烦的事情, 她的导师都许诺给了她。

跟着阮文一同过来的陶永安听到这话愣了下,下意识地要开口,但被阮文给拦住了。

“留下有好的发展倒也不错。”

陶永安震惊的看着阮文,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当初你对建明是怎么说的?学成归国!

可怎么现在又是这般说辞。

“阮文,你真的这样想吗?”王春香看着阮文,几年不见其实她们都变化很大。

曾经的小陶同学如今还透露着青年人的冲动劲,但比当初沉稳多了。

阮文的变化不大,但那种内敛的气质却越发的明显。

王春香想,自己大概一辈子都学不会。

“我怎么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怎么做。”阮文笑了笑,“你回去后打算去哪里工作,你有什么样的计划安排,你确定放弃继续深造吗?会不会日后又后悔这个决定。做决定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但这将会影响你的后半辈子,所以认真的想你究竟打算怎么选。”

王春香和周建明不同。

他们出国的方式不同,而且家里情况也不一样,更重要的是两人所学习深造的专业也不同。

在这件事上,阮文的确希望王春香回国,她在美国的这两年很用功,学到了很多东西,相信能够为国家通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但如果她想继续深造,留在美国,阮文也并不反对。

王春香迷茫了,她原本觉得阮文会带给她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她的朋友这次却是罕见的模棱两可。

“对了,你现在都在忙什么?”王春香扯开话题的意思很明显。

“做做推销,想着多挣点钱,我也就这点小愿望了。”阮文笑了起来,“你马上就要毕业了吧?”

“嗯,再过些天,阮文你能留下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吗?”

王春香想,如果有人参加她的毕业典礼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异国他乡,能够看到熟悉的面孔,尤其是朋友参加毕业典礼,那大概比古代那些读书人的冠礼都要让她兴奋呢。

“好呀,具体什么时候?”

王春香笑了笑,“就后天!”

“那行,这两天我们在你们学校呆着好了。”阮文计划变得很快,到底是加州最好的大学,在这里听听课倒也不错。

王春香尽地主之谊的为陶永安介绍明后两天的课程,详细到让陶永安忍不住打断,“你不是都要毕业了吗?”

他毕业前,那叫一个潇洒哦。

“我这不是还没想好到底是继续读博还是回国吗?”王春香的笑容含蓄。

让陶永安觉得,即便是这个小姑娘长大了如今落落大方,其实骨子里还是那个小姑娘。

难怪阮文没劝她呀,她肯定回国。

“可我觉得她就是想要你劝她一句,你为什么就是不开这个口呢?”

陶永安觉得阮文也怪,“是因为她家庭原因?”

“也不完全是。”

“那是为什么?”陶永安想不明白,“你总得给我一个原因吧?”

阮文叹了口气,“我都没能给自己一个解释,给你什么?”

她承认在这件事上,自己的确双标了。

对小表哥和王春香是不同的态度。

或许是因为王春香的专业缘故,又或者她是想要给王春香自己选择的机会。

总之这件事阮文也说不清,“回头去听听加州大学教授的课,或许你也会乐不思蜀。”

“怎么可能?”

陶永安才不信这个邪呢。

他又不是闭门造车,国外的那些期刊杂志研究成果,陶永安第一时间关注着,那些全都是研究前沿,可比课堂上讲得东西新颖多了。

他沉醉于学术研究的汪洋大海中,哪会为一堂课折腰痴迷?

这绝不可能!

……

“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就不能慢点吗?”

“阮文你听得懂吗?”

陶永安小声的问着,他喵的听不懂呀!

这位教授的口音很重,而且语速又特别的快,陶永安只能跟上三分进度,等着翻译过来这话什么意思,人家已经在说第五句了。

陶永安登时断了片,这还怎么上课呀?

“嗯。”阮文回了一句,在那里做笔记。

今时不同往日,从王春香推荐的课程上就可以看出,当年那个怯懦的小知青如今很有出息,在美国的这两年并没有浪费光阴。

一堂课结束,阮文收起了自己的笔记本。

“你都听懂了?”

陶永安觉得自己很受伤,他是真的没跟上进度。

“你这么多年英语真是白学了。”

阅读能力没有任何问题,但仅限于纸上谈兵。

陶永安的口语不足够好,听力也只能说一般,“陶伯伯没跟你说过,学外语的时候不要试图把每一句话都翻译成中文。”

这种潜意识的行为会分散人的精力和注意力,进而落下进度。

“那他讲的是什么,我看他说起了什么精益制造还有零库存,是这个词吧?对了他怎么还提到了二战?”

“嗯。”阮文点了点头,“是说二战催生了现代物流,而现在工业发展势必朝着零库存方向前进,举了几个例子。”

“零库存,没有库存怎么生产发货?”

陶永安觉得这不可能。

“零库存的前提是构建整个的供应链系统,准确点说是把零部件厂建在周围。”

陶永安反应过来,“那这不就是把库存转移吗?为了减少自己的库存管理成本,就把这个成本推脱到上游供应商那里,这不太地道吧?”

“你这不也挺一点就透吗?”阮文调侃了句,继续和陶永安解释,“所以这就催生了工业园区,而且这种零库存一般适用于大企业,比如他举例说的日本汽车制造业。一个汽车的生产制造涉及到上万个零部件,如果都放在自家仓库是挺麻烦的。”

“可你也说了,上万个零部件,那就在周围建造上万个厂子?不同的汽车品牌也不可能在一起建厂吧?所以这些零部件工厂只供应这一家汽车厂吗?我还是觉得这个零库存说白了就是大企业想要吸血,所以就把压力转嫁给小企业,谁让小企业只能依靠这些大的生存呢?这么挤压过来挤压过去,只怕最后都要玩完。”

“很有道理。”阮文笑了笑,“这位教授研究方向是航空设备,他现在想要探讨的是波音零库存是否有其可能性。”

“可能性个屁。”陶永安爆了句脏话,“亏得建明没留在这里,不然的话……”

“研究理工科的教授,对管理学有所了解但了解不够透彻,不过你难道就没从中学到点什么吗?”

陶永安觉得阮文有时候像是老师,不止是程佳宁的老师,也是他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