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零工会小辣椒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40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丰峻同志, 从第一次见到他,高高在上, 被小青工们称颂为“沉思”。

高傲无比、凌然众人。

众人皆只知他拳头硬时, 他又在两次谈判会上一鸣惊人,显示出不凡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蒸气溢出时他义无反顾推开工友,却视自己的伤势为无物。

就这么一个特别的、难以亲近的男人, 居然在桌子下踢何如月的脚。虽然是何如月起的头, 可这符合何如月的人设啊。

这符合你丰峻的人设吗?

看着丰峻有些得意的笑容,何如月又好气又好笑。这家伙, 很有城府, 他知道怎么让何总工高兴。这家伙, 也有难得一见的调皮, 他知道怎么让何如月心跳。

刘剑虹显然比在座的几位男士都要细心。

她望见了丰峻与何如月的对视, 虽然极快地交错而过, 可两个年轻人之间的小默契,她瞬间就读懂了。

谁还没年轻过呢。刘剑虹心中一动,想起丰峻那件衬衫, 不动声色地开始打探起来。

“小丰说不喝酒, 看来平常爱喝茶?”

丰峻的神情, 拿捏得刚刚好, 清冷却不冷漠:“在部队时, 有个领导酷爱品茶, 我闲来听到些皮毛。”

一提起部队, 刘剑越开心起来,“说起来,我也是部队转业回来的, 我在部队当宣传员, 看到战友真是特别亲切啊。”

刘剑虹接过话头嘲笑:“这都隔了多少年了,也好意思叫战友。”

“穿过一天军装,就一辈子都是兵。小丰,对吧,哈哈。”刘剑越丢了颗花生米到嘴里。

王青则打量着丰峻,羡慕道:“特种兵听说训练特别严格,又黑又糙的,你这是怎么保持的?”

对啊,大家都很好奇,连何如月也很好奇。她可是亲眼看着丰峻整天爬高落低,和太阳肩并肩,但也还是这么白。

“天赋异禀吧。”丰峻淡淡的,说得很严肃。

可明明一点儿都不搞笑的回答,偏偏让桌上的人觉得特别好笑,都哈哈大笑起来。连何舒桓都笑:“这就让人没法接了,天赋这东西,还真的让人羡慕不来,哈哈。”

何如月顿时觉得有被内涵道,放下玻璃杯,叹气:“这汽水,喝不下了。越喝越气啊。妈,我的天赋是什么?”

反正不是皮肤白。

刘剑虹被她笑死,一拳捶了过去:“你的天赋就是不听话。”

“哈哈哈哈。”何如月开心地笑着,滚倒在刘剑虹怀里。

丰峻微微地笑了一下,却并没有再接话。他端起茶杯,轻轻地呷了一口,顶级的雪芽,竟有些苦涩。

何舒桓和宁州来的两位,几杯下肚,开始进入正题,说到吴柴厂。

“今天出发前,跟许厂长通过电话,我们可是带着任务来的。”刘剑越道,“我在报社会议上汇报了吴柴厂这个选题,主编说,就金质奖章这个切入点,就是别厂没有的。当然了,重点还是要放在吴柴厂的内部活力上。比如这个奖金制度改革,对生产有什么促进。”

何舒桓道:“厂里都会有数据,再采访些一线的工人,他们的想法最直观。”

听到这儿,何如月就先笑了:“巧了,要说奖金制度,青工头子在这里。”她指指丰峻。

“怎么说?”刘剑越不解。

“厂部开过两次职工代表恳谈会,听取一线职工意见。很巧,就是我们工会牵头,丰峻同志两次都作为职工代表参加了会议。”

“真的?”刘剑越顿时兴奋起来。

丰峻淡淡地纠正:“准确地说,列席了会议。”

我去,记仇大王。

何如月扬起眉毛,盯着丰峻:“但代表们手里的统计数据,都是你搞的吧?”

“你怎么知道?”丰峻毫不客气地反问。

“因为他们每拿出一张表格,都会先朝你看一眼。”

这下轮到丰峻扬起眉毛。呵呵,何如月比他想象的更聪明,更沉得住气,不是那个随时会爆发的小辣椒呢。

丰峻也不客气:“既然有心要提建议,那功课当然就要做足。没有准备的恳谈,就是浪费彼此的时间。”

刘剑虹听到这里,不由偷偷在桌下伸出脚,踢了踢何舒桓。

何总工心领神会,已经老神在在地又斟了一小盅,然后看向丰峻,开诚布公:“关于小丰同志的传言,我听了不少。果然百闻不如一见,有点后悔在厂里时候,没有会一会你。”

“何总工客气了,您和刘站长双双光荣退休,我才进厂不多时。”

“进厂多久了?八个月?”何舒桓问。

“正好八个月。”

“八个月,就已经把厂里的问题摸透了,后生可畏啊。”何舒桓道。

刘剑越先是越听越懵,再是越听越有意思,这会儿功夫,听笑了:“我听这意思,小丰进厂八个月,带着职工跟厂部谈判了?”

果然见多识广刘剑越。

什么恳谈,什么建议,都是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职工代表和厂部博弈嘛。

“不敢。”丰峻嘴上说着不敢,表情也不太谦逊,“深入群众不是嘴上说说的口号,的确只有一线工人,最清楚制度的优劣。吴柴厂是整个中吴第一家恢复奖金制度的企业,没有经验,没有参照,肯定不会是完美的制度。”

何舒桓问:“所以如月说的小表格是什么?”

“几个主要车间一线工人连续三个月的出勤、实发奖金、生产量,和次品率。”

何舒桓难以置信地望着他:“所以,三个月前你就开始组织人员暗中纪录?”

丰峻大胆地直视他:“是的,何总工。既然想好了要提合理化建议,那我首先就要有详实的数据。”

何舒桓伸出手,指着他,晃了好几下手指头,半晌没说出话来。

还是刘剑虹机灵,笑道:“怎么着,老何要骂人呀?”

“我骂什么人啊!”何舒桓立刻把手指缩了回去,“我要夸小丰。其实我退休前,董厂长找我谈过一次话,当时我提了五点建议,其中一条就是人浮于事严重、论资排辈严重,不利于吴柴厂培养人才,不利于吴柴厂年轻人脱颖而出。”

“你看看小丰……”他那手指还是不甘心,指了指丰峻,“刚刚他说,做好功课,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我听着就很喜欢。一件事,要开几次会,又是动员,又是部署,又是宣贯,又是推进。早不做功课?大伙儿往那一坐,介绍背景都要介绍半天,你说说,这速度,还建设四化呢,还改革开放呢……”

桌下,刘剑虹又是一脚踢了过去,示意何总工同志注意身份。

嘴上刘剑虹却是哈哈大笑着打断:“你们看看老何,这是太久没做报告了,说起来没完了他。”

接到老婆的无影脚,何舒桓顿时清醒过来,发现自己说多了。

但也不尴尬,他笑道:“能在咱家坐着的,都是自己人。就是王记者,那也是自己人。人家是来报道吴柴厂先进事迹的,肯定要先了解过去是什么样。”

王青怎么会拎不清。他是来采访写创新专版的,又不是来曝光的。当即表态:“何总工说得对,咱们就要摊开来讲。再说了,这些问题也不是吴柴厂一家的问题,是现在国营企业的通病。吴柴厂能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几次开恳谈会,这样的姿态就是别的厂不能比的,这不是创新是什么?”

也太会说话了,一下子就把小青工闹事、厂领导平息,给拔高到了创新工作的水平。

王青转向刘剑越:“刘主任,我看这个入切点就非常好,回头我好好采访一下小丰,一定有很多生动的故事。”

“那你看我干嘛,你明天直接跟厂里提要求,要求采访小丰不就完了。”刘剑越只打算当幕后,具体采访撰稿都是王青。

丰峻没作声,不由又望向何如月,略一思忖,道:“其实也该采访何干事。我们做的都是前期,提供数据、提供样本,真正想出岗位系数这个方法的,是何干事。”

“是吗?”王青已经拿出了随身的小本子,飞速地记了下来。

这下轮到何如月不好意思了:“我也就是随口一说。都是在大学里学的东西,我知道大城市有些企业已经开始推行,效果还挺好的。”

刘剑虹内心真是喜欢得不得了,真觉得女儿脱胎换骨,完全是个干事业的好苗子。但看到王青一副立刻要展开工作的样子,她又不乐意了:“来来来,今天咱们是喝酒吃饭,工作的事,明天去了厂里再说嘛,对吧?”

“哈哈,对对。”刘剑越大笑,拍拍王青,“把本子收起来,你要在吴柴厂呆一个礼拜呢,不着急。”

“哎呀你看看我,一听这么好的素材,都忘记喝酒了!”王青赶紧把本子放回包里,举起小酒盅,“来来来,我自罚一杯。”

一饮而尽。

虽说阻止了王记者的工作热情,但何舒桓对丰峻的兴趣,却是真的被激起来了。

“我发现小丰懂得很多啊。你们特种部队,还学企业管理?”何舒桓问。

丰峻暗想,果然,姜是老的辣。连后世来的何如月还懵懵懂懂,何总工就已经一眼看出了关键所在。

还好,丰峻也早有准备。

“部队里除了训练,就是学军事理论、学文化知识。我们要学的东西多,也有个很大的图书馆,我对管理类的书很有兴趣,看了不少。”

何如月顿时瞪起眼睛望着他。

我总扯图书馆,怎么丰峻也扯图书馆?图书馆果然是提升素养的必备武器吗?

何舒桓却没听出破绽,他点点头:“是这样,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企业管理千头万绪,很复杂的。你进厂没多久,就能看出问题,很有悟性。”

一杯酒举起,何舒桓道:“来,小丰,咱走一个。”

何如月有些紧张,怕丰峻喝醉了失态。丰峻却很清醒,这是他的第二盅,这盅子很小,大概可能……只要自己不是酒精过敏,应该不会喝醉。

“小丰你没喝过酒,随意就好。”何舒桓还是很体谅他。

丰峻顺势,抿了一点点,将酒盅又放下。

“你说,年轻人厉不厉害。”何舒桓叹道,“不仅厉害,而且胆大。”

丰峻听着,没有说话。他的视线落在茶杯上,那顶级雪芽根根竖起,尽情绽放,翠绿色配着玻璃杯,一览无遗。

他知道自己胆大,但大多数时候,胆大亦会被称作“刺头”,何舒桓却没把他当“刺头”看待,这位前任总工,的确是个有胸怀、有情怀的人。

望着何如月和刘剑虹亲亲热热的地低声说话,丰峻一时竟有些情绪汹涌。

为什么何如月如此幸运,看她的性格,在后世的那个世界,她一定也有温暖的家庭和爱她的父母吧?

即便来到这个世界,何如月也能碰到这样开明的父母、这样幸福的家庭。而自己,却是孑然一身,还要背负气死养父的恶名。

刘剑虹离席,又去烧了个汤端上来。

这回,她没有招呼刘剑越他们,那三位好酒人士,一边喝酒,一边高谈阔论,正不亦乐乎。倒是丰峻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端着茶杯的又是一只受伤的手,让刘剑虹起了一点点怜悯。

刘剑虹舀了一碗汤,里头全是干货,递给丰峻:“小丰,多喝点汤。你受着伤,营养要跟上啊。”

丰峻接过,竟然忘记了道谢。

他疑心是自己喝了酒,似乎心都变软了,端着这碗汤,他第一次渴望这种平凡的亲情。

汤凉了又热,酒完了又斟。几人难得的投契,一直喝到天色俱黑。

丰峻也没想到,自己会说了这么多话。他向来都是少言寡语,但在何家,他说了好多好多,对吴柴厂奖金分配的建议,对新品宣传的设想,对产品必须销售到国外的远见。

没人觉得他喝多了。

不止因为他只喝了两盅,还因为大家不觉得他是醉言,大家觉得他天生就该这么有见识。

所有人都忘记了他只是一个锅炉工。

终于,何如月切了一个西瓜,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端上了桌,像后世的水果盘那样。

“如月这又是哪里学来的,够精细啊。”刘剑越夸。

丰峻却知道,这是何如月从后世带来的。

他第一次觉得,何如月在明,自己在暗,似乎也没那么爽。因为何如月无须隐藏,而他却不敢露出端倪。

八点多,在这个年头,好些人都已经入睡了。客人终于告辞。

刘剑越和王青去招待所,丰峻回家。何如月将他们送到巷口,挥手道别。

丰峻走得慢一些,趁着那二人已经远去,丰峻带着薄薄的醉意,突然道:“何如月,谢谢你!”

“嗨,不是应该我谢谢你吗?”何如月笑道。

“我很开心。从未有过的开心。”

借着昏黄的路灯,何如月端详着他。丰峻清澈的眼神,似乎变得有些朦胧,白到透明的皮肤,也抹上了一层淡淡的红晕。

“你是不是喝多了啊?”何如月莞尔。

“也许吧。”丰峻抬头,望着头顶的路灯,脖子弯出一个好看的弧度,就连喉结都变得性感起来。

“何如月,我还会找你的!”

他大声吼着,突然拔腿就跑,甚至都没有看何如月一眼,已经跑远了。

何如月被他逗笑了。望着他跑远的背影,咯咯地笑着。

这个奇怪的人啊,喝醉了似乎有些可爱。

笑够了,何如月返身回家。何总工和刘站长正在谈论今天这场胜利的饭局、圆满的晚宴。

当然,他们对王青没啥兴趣,刘剑越也熟到没什么可谈,话题自然围着丰峻。

“我以为这孩子是个刺头,没想到挺有想法。”何舒桓道。

“是很有想法,但不影响他依然是个刺头。”刘剑虹也很坦白。

何舒桓笑道:“年轻人跟我们不一样,时代在改变,以后有能力的人会吃香。”

刘剑虹收拾着桌上的碗筷,却没那么乐观:“你只看到能力,我倒觉得这孩子太有能力了,挺危险的。”

“那当然。他啊,心眼和能力一样多。”

“对吧,你也感觉到了吧?”刘剑虹道,“你想,能花三个月去搜集数据,这可不是一般有想法的年轻人做得出来的,这是存着干一票的心。”

“嘿嘿,可不就真的干成了一票,也不错嘛。”

刘剑虹手里抓着一把筷子,却停了下来:“可他就是个初中生,还是个锅炉工,可惜……”

“这有啥,厂里好几个领导都是一线工人出身。只要有脑子、有冲劲,早晚能出头。”

见丈夫跟自己就不是一个思路,刘剑虹急了,拿一把筷子在桌上重重地敲了几下:“我不是说这个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