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七零炮灰媳妇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93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红均回来了, 正好洗手吃饭。”秦母看着从外面走进来的季红均,很热情的招呼。

“嗯。”季红均应了一声, 带着两个孩子走进厨房洗手。

洗好手以后, 看到放在灶台上的菜,季红均顺手端起一个,和梁欢一起走进了堂屋。

堂屋里, 曾知青和秦父正在说话, 两个人谈到了局势的事情,梁欢着重听了两句, 好像是说京城里不少人都平反了。梁欢听了几句, 把菜放在桌子上又继续去灶房端菜去了。

梁欢走进厨房的时候, 秦母从灶台后面站起来, 她去洗手。

“欢欢, 菜不多了, 咱们一人端一个就完了,你把这个菜端过去,不用再过来了, 剩下的我和美琪端过去。”秦母看着梁欢说。

“好。”梁欢应了秦母的话, 端着菜出门。

秦美琪和秦母也端着剩下的菜一起过来了, 菜都端上桌了, 秦母招呼着人都坐下来一起吃饭。

饭桌上都是熟悉的人, 吃饭的时候也没有男人谈事情, 女人和孩子不上桌的习惯, 梁欢带着孩子和秦母他们都坐在一起吃饭。

吃饭时候,梁欢看向秦美琪和曾向安轻轻说:“美琪,曾知青, 恭喜你们现在有自己的房子了。”

秦美琪在知青点住的也很烦躁, 知青点事情太多了,知青之间也有勾心斗角。尤其现在工农兵名额还没有确定下来,这几天知青点的斗争都已经白热化了,好多知青连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了。在那种氛围里,秦美琪还真感觉住的不舒心,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小家,以后在家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秦美琪心里高兴,对着梁欢道谢:“谢谢嫂子,也恭喜嫂子和红均哥,很快你们就可以搬到城里去住了。”

秦母在一边听着她们的对话,面上乐呵呵的:“来,你俩恭喜来恭喜去的,都喜,都喜,来,我们吃菜吃菜。”

秦母一招呼人吃饭,饭桌上的人都开始动筷子了,晴晴和冉冉两个孩子被梁欢教的好,很早就能自己吃饭,这会她们两个拿着筷子安安静静吃饭,也不给大人惹麻烦。

两个孩子安静吃饭,大人却是安静不了的,吃了一会菜,秦母就和曾向安说起了他和美琪结婚的事情。

“向安啊,你和美琪还有两天就结婚了,这结婚咱们就在村子里举办了,你爸妈那边也来不了,这男方迎亲是什么章程?”

“知青点有几个玩的比较好的,到时候会一起来迎接,我们借了几辆自行车,骑车迎接。”曾向安轻轻叙说他的计划。

“中,有人和你一起迎接就行,那到时候美琪从知青点出嫁,你们在这房子这里迎亲,嫁妆也从知青点抬过来,可以不?”

秦母给秦美琪准备了不少嫁妆,柜子、脸盆、自行车、被子等等,秦美琪的嫁妆放在乡下可是很丰厚的了,这嫁妆秦母不希望是无声无息的到这房子里的,她希望可以让知青点的和村子里的人看看,她闺女是有嫁妆的。

“嗯,都听伯母的。”曾向安温声应答。

和曾向安谈妥了婚礼的流程,秦母看向了季红均:“红均,美琪结婚那天,她两个大哥和小哥都过不来,你能不能背她出嫁?”

这边有习俗,女孩出嫁哥哥要背着妹妹出门的。秦美琪两个亲哥哥都不在,秦母就想着让季红均背秦美琪出门。

季红均拿着筷子的手顿了一会,随后应答:“好。”

秦父在一边笑笑,给秦母夹看一块肉放在碗里:“行了,你担心的事情都解决了,吃饭吧。”

秦母心里挂念的事谈妥了,她这会笑容更深了,看着碗里的肉笑呵呵说:“吃饭,吃饭。”

......

时间一转眼到了十月十五,秦美琪结婚的日子。这天,季红均没去上班,他和梁欢早早的就起了床,吃了早饭,带着两个孩子去了知青点。

秦美琪在知青点住了五六年,这次出嫁的时候也是从知青点出嫁的。不过秦父秦母在这边没啥亲人,美琪结婚他们在新房子这边宴客,不再知青点宴客。等接亲的人从知青点出来,秦父秦母中午也会在新房子这边吃饭。

这时候结婚都讲究早点拜堂,怕耽误秦美琪结婚,梁欢和季红均过去的也比较早。他们到知青点那边的时候,秦母和秦父也刚吃过饭,秦父正往外搬秦美琪的嫁妆,嫁妆上都贴上了红纸。

季红均过去以后,帮忙搬嫁妆,梁欢则去了秦美琪的房间里,和她说话。

秦美琪穿着大红色的褂子在房间里坐着,看见梁欢过来,她有些紧张的从床上站起来:“嫂子。”

梁欢笑着走过去,看向秦美琪,拉着她的手坐在了炕上:“嗯,紧不紧张?”

秦美琪直接点头:“紧张,我早上四点的时候就醒了,太紧张了。”

秦美琪的手有些微微凉,握着梁欢的手,她轻轻说着。

新娘结婚当天会紧张,梁欢在现实世界的时候就听人说过,不过她自己没经历过结婚的事情,还真不知道那种感觉。

“你俩都熟悉了,结婚以后能住在一起相互扶持,高兴的事情,别紧张。”

握着秦美琪的手,梁欢轻轻说。

“嗯。”秦美琪点头,但是心里的紧张还是没有消失。

两个人在屋子里说着话,很快外面响起了鞭炮声,有女知青进来说:“接亲的过来了。”

秦美琪一听,这心里更紧张了,手下意识握紧梁欢的手。

梁欢轻轻拍了她一下:“一会让你红均哥背你出去。”

梁欢这边刚刚说完,秦母就带着季红均从外面进来了。

“美琪,向安过来了,让红均背你出去。”

秦美琪是知青,在这边没太多的亲戚,结婚也没有几个当地人过来闹,所以婚礼上接亲队伍过来接亲也很顺利,没人阻拦他们。

这会接亲队伍已经到了门口了,外面还有不少男知青说话的声音。听着外面传来的说话声,秦美琪有了更清楚的人认识,她真的要结婚了。

能和曾向安结婚,心里是喜悦的,但是结婚也就意味着她出嫁了,以后回爸妈家就是回娘家了。现在虽然她也不能和爹娘在一起,爹娘要回帝都,她要住在乡下,但是只要没结婚,她就觉得自己还是爹娘的小女儿。

这要是结婚了,她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了。

想着想着,眼泪掉了下来。

秦美琪这一哭,秦母心里压抑的情绪也压抑不住了,她的眼泪也落了下来,看向秦美琪,秦母直接伸手擦掉了她眼角的泪水:“闺女,你别哭,结婚了,你和向安好好过日子,有啥事就给妈打电话。”

抱住了秦母,秦美琪脸靠在她怀里:“妈,我舍不得。”

女孩结婚,被家里宠着的女孩心里都会有不舍的,秦美琪是家里的娇娇女,即使在农村做了五六年的知青,但是以前在家里被娇宠的记忆还很深,那些记忆她忘不了。

结婚是好事,但是作为娘家妈,秦母心里真不是滋味。心里不是滋味也不能在女儿结婚这天表现出来,秦母轻轻拍了拍秦美琪的肩膀:“美琪啊,结婚了,以后你和向安就是两个人了,以后真想妈了,过年回家看我和你爸。”

“好。”秦美琪呜咽着应了一个字,听到外面又有人再催她了,她从秦母的怀里出来。

季红均从外面进来,走到秦美琪面前,弯腰:“走吧。”

秦美琪看看秦母,再看看梁欢等人,上了季红均的背,出门。

出了知青点的门,以后她就是结婚的女人了。

农村人好乐事,秦美琪结婚虽然没几个人来闹婚礼,但是在门口看热闹的也不少,季红均背着秦美琪出了门,曾向安就把秦美琪接了过去,骑着自行车带着她走了。

秦美琪和曾向安先走,还有一些知青抬着嫁妆跟在后面往村尾走去。

秦母家准备的嫁妆,有一辆自行车,两床新被子、两个新瓷盆,两个木柜子,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这些嫁妆一抬出知青点的大门,村里人看着这些嫁妆眼睛都热了。

这嫁妆多啊,他们村这两年结婚的就没看到过谁家女儿给这么多嫁妆。

秦美琪和曾向安到了村尾,在大队长的主持下拜了天地。

曾向安的父母不在这边,秦父秦母就过他们这边来帮忙,秦母招呼着村子里的人一起做饭,秦父则招呼过来的客人。

这次客人秦父邀请的都是比较熟悉的人,季二叔一家、大队长、老支书一家,镇子上良主任一家,还有知青点的人。

这些人零零散散坐了六桌,季二婶子梁欢做的菜,八个菜两个汤,有荤有素,来吃饭的人都夸宴席办的好,菜做的好吃。

梁欢和季二婶子在厨房忙活,没出来吃饭,等菜都端出去了,外面的人都吃饭了,他们两个才在厨房里吃饭。秦母则端着菜去了卧室和秦美琪一起吃。

季二婶吃着菜就着窝窝头,看向梁欢:“红均家的,你姑姑、姑父人不错,以后啊,多联系。”

季二婶最开始是不喜欢秦母他们的,她当时想着季红均是她侄子,秦母一家就是来抢季红均的,不过相处久了,那些想法慢慢就消失了,秦父秦母都是比较大度的人,这两人对红均好,红均啊认了亲也不会不和他们亲,红均多两个亲人挺好的。

梁欢虽然和秦母他们相处的不多,但是秦母这段时间对他们和孩子的好梁欢看着呢,不用季二婶提醒,她心里也会记得秦母的好的。

“婶子,我知道的。”

“那就行,这人啊,人心换人心,你对她好了,她也会对你好的,秦家那边的人挺好的,你和红均对他们好,他们会记得的。”季二婶这会不忙,吃着饭就忍不住和梁欢碎碎念。

梁欢很赞同的点头:“是这样的。”

二婶子对她好,她也记得的,所以她去二婶子家总会给妞妞和旺旺带些吃的过去,不为啥,就为了二婶子对他们家好。

季二婶看到梁欢点头,就知道梁欢心里是啥都明白的,她微微笑笑,转移了话题:“红均家的,你们县城的房子盖好了,你二叔昨天晚上回去说墙头垒好了,你们准备啥时候搬过去?”

“对了,你二叔说县城那边早就拉电了,你们要是去那边住,可以自己买电线拉电。”

城里的房子盖好了,梁欢昨天也听季红均说了,这时候的房子不用装修,盖好了就能入住。等过两天,他们就搬过去。

今天美琪刚刚结婚,今天搬过去肯定是不合适,她在村子里再待两天,正好这两天让红均山上看看,弄点野物放在空间里,平时在县城也能有肉吃,山上这时候还能找到蘑菇,她再去采点蘑菇,晒干了过年吃。

在城里不必乡下,很多东西在乡下的山上能找到,城里是没有的,在家里准备好了,以后在城里有吃的。

“婶子,过几天搬,我在家里收拾收拾东西,然后的等红均放假了,我俩再搬过去。”

"行,你们看着来就行。还有件事,红均家的,俺听你二叔说你们家厨房垒了两个灶台,你家不是只有一个铁锅吗?"家里垒两个灶台,如果能有两个锅的话,那一个锅炒菜、一个锅煮粥,这是好事,但是铁锅难买啊,这垒两个灶,得有两个铁锅才行啊。

季二婶子的担心梁欢知道,她对着季二婶笑笑:“婶子,我知道,红均厂子里发了铁锅票,正好能在更供销社买一口铁锅。”

铁锅票难得,住在村子里的人几乎没有渠道能得到票,但是季红均不一样,他现在已经是钢铁厂的一级技术工了,前几天刚好发了一张铁锅票,正好能用到。

秦母听到梁欢的话有些惊喜:“红均家的,红均厂子里发了铁锅票啊,你能不能让红均帮忙打听打听,他们厂子里有没有人有铁锅票不用的?俺拿东西换,这家里的铁锅都补了好几个补丁了,俺想换一换。”

"我回头问问红均。"

梁欢应着季二婶的话,继续吃饭。

两个人在灶房里吃好饭,外面的人也吃好了饭,秦母从外面走进来,拿了大盆说是去折外面的剩菜,梁欢和季二婶立刻过去帮忙。

秦美琪也没在屋子里面闲着,见秦母和梁欢、季二婶都在院子里忙活,她也从屋子里出来了,帮忙一起收拾东西。

四个人把院子里碗筷都收拾好,秦父、季二叔和季红均、曾向安把借的村子里乡亲们的桌椅凳子都还了回去。

人多干活快,一群人忙忙碌碌的,很快就把院子收拾干净、碗筷刷好了。

忙碌完,太阳半落山,季二婶和季二叔还要回城里住,两个人没打算多待,季二婶看向秦母说:“他姑姑,俺和红均二叔就先回去了,妞妞今天还上课,旺旺也放在邻居家了,俺得回去看看。”

季二婶早上过来的时候想着这边会比较忙,所以来的时候没带孩子过来。

秦母听了她的话,慌忙说:“你先别急着走,等我一会。”

秦母说完就往灶房里跑去,从灶房里拎了一小袋子剩菜出来,递给季二婶。

“红均婶子,这是中午剩的菜,你别嫌弃,拿回去吃。”

办宴席剩的菜可都是好菜,季二婶自然是不会嫌弃的,她也没推拒,乐呵呵的接过去:“行,那俺就不客气了,俺拿着了。”

“拿着拿着,晚上回家热热就能吃。”秦母笑着说。

“那你忙,俺先回去了。”季二婶拎着菜,和秦母打了招呼,随后和季二叔一起离开。

季二叔和季二婶走了,梁欢在秦美琪那边帮忙把村子里的碗筷、碟子都还回去以后,她才回家。

回到自己家,梁欢就放松身体坐在了炕上。

累啊,这做一天的菜,肩膀还真挺累的。

梁欢刚刚坐下来,季红均就从外面大步走进了来了,看着坐在炕上的梁欢,他大步走向她:“很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