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七零小炮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任课教授抱着教案走进教室, 全体学生立即静默。

他们挺直腰板,正襟危坐, 活像是等待老师检验的三好学生。

今天这堂课是她们英语系专业教授汪老师的课, 也就是先前帮着张喜琴带过一段时间娃的那位。

汪教授是一位一眼望过去,就能让人觉得她很优雅,很有涵养的那种人。

她身着一身深褐色长裙, 满头银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 戴着一副金丝边框的眼镜,面容肃穆, 让每一位直面她的学生都本能地感到胆颤。

“各位同学们, 上午好。”张口就是流利的英伦腔。

大家也一起回了一句英语的“上午好”。

就是那口语发音, 有点参差不齐。

索性汪教授也习惯了, 对此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开始照着她的节奏来给学生们上课。

汪教授上课从来都用半英语教学。

至于什么是半英语教学?

就是她自己全程用英语教学, 又出于体谅学生外语基础薄弱的原因,而允许他们用中文,或者英语参杂着中文跟她对话。

但还是鼓励尽量全用英语对话, 当然你如果办不到她也不会强求。

不过她不允许已经教过的内容学生却出现还没掌握的情况, 没学过的不会还能理解, 但学过了却还不会那就绝对不能忍。

每节课汪教授都会进行旧知识点的随机抽查, 要是被她发现你忘了以前的知识。

那么恭喜你, 一万个单词的英文检讨书奖励立即花落你家!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所以上汪教授的课, 可以说是紧张又轻松。

紧张的是学生的皮, 轻松的是她自己。

可能是看向文上课有些心不在焉地,汪教授那双被炭笔精心描绘的柳眉微挑,红唇微启, 开始了让学生们极度恐惧的例行抽查。

“向文, 将上节课我教过的诗文和语法背诵一遍。”

“咱上节课有教诗文?”古冬灵凑到叶米耳边低声问。

“没有,那是上上节课的事。”叶米以超强的记忆力给出准确答案。

“哦豁,汪教授这是给向哥挖坑呢?”

古冬灵同情地望向向文。

他们都知道,向文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她在此之前从没接触过任何外语知识,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这还不算什么,其实他们班很多人都和她差不多情况。

主要是向文对于语言有点不敏感,学习起来要比班上其他人要吃力得多,成绩常年徘徊中下游。

这次汪教授突击检查抓到她头上,可见她们向哥要倒霉了。

古冬灵对接下来的‘血腥’场面有点不忍直视。

“向哥也不一定踩坑。”张喜琴持有不同意见。

她此言一出,立即拉来叶米等人的好奇目光,连前后左右的同学都稍微偏移过来,想听八卦。

张喜琴:“……”

凑热闹还真是人类的本质。

她没说太清楚,只是意有所指地点了点叶米:“你有的,人家也有。”

叶米疑惑地歪歪脑袋。

什么意思?

古冬灵和四周围的其他人也不懂,众脸懵逼。

就在大家都很懵的时候,万万没想到,一向成绩偏低的向哥居然口语流利地将汪教授的抽查给完成了。

听她的口语发音,居然还是和大家所学不同的美式英语。

“嗯?”这下大家更呆了。

“向哥是趁着暑假期间请了老师补课吗?”古冬灵有点点惊讶地发问。

她心动了,想去和向哥打听打听,她请得是哪个厉害老师,要是价格合适的话,她也想给自己补个课。

古冬灵成绩在全班中游徘徊,她挺有上进心的,一直想努力提高自己,超越其他同学。

但他们可是全国最好的学府之一,能考进来的人,就算是最垫底哪一个,说不得都是哪个省市的高考状元。

所以混迹在一群学霸中学霸里,她想达成这个目标还真的挺难的。

因为永远都有人不她聪明,还比她努力。

例如她旁边刚刚生了娃的这一只,天天嘴上抱怨着学习苦学习累,结果人家坐着月子都还在拼命学习。

这是人干事?

她和那些考完试叹息着没考好,结果转头出成绩一看,满分一百得了九十九的狗学霸有何不同?

“别想了,那是人家的独家专属,你花再多钱都请不到的。”

叶米知道古冬灵的心思,同时也已经领悟到张喜琴刚刚的暗示,她冲着这个傻妮子摇摇头,让她放弃这个没结果的想法。

“你上学期说的英语角学校不是已经给批了吗?这段时间利用课余时间抓紧办起来,大家互相学习交流,也能促进学习进步。”

之前古冬灵就向叶米提过想办英语角的事。

但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硬是耽搁到这个学期才办成。

汪教授今天的课是连着两节一起上的,每节课都会随机抽查一位同学。

第二节被抽查到的是叶米。

作为年级前三,这种抽查对她而言只是普通的简单提问而已。

说起来他们班上的同学真的很厉害。

本来叶米以为自己优势那么明显,又是天赋好还提前学过,自己本身也足够努力,在班里稳坐第一是很轻松的事。

结果却还是被班长和学委强大的实力冲刺得地位不稳。

最后演变成了三国争霸。

前三名肯定是被他们三人包圆了,但谁坐第一却是个不定数,也许这一次叶米上位了,下一次就得被人拉下太,再下下次又给逆袭上去。

这竞争之激烈,战况之精彩,连教授们都抱着喜闻乐见的态度鼓励他们继续加油。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学生间的一种良性竞争。

下课之际,汪教授和班上同学提了一件事。

“过段时间会有外国使团前来访华,另外还有一队有意在我国进行投资的海外侨胞同行,访华团队的招待是外交部的事,跟我们无关,但也希望同学们这段时间多注意一点自己言行举止,不要给我们的祖国丢脸。”

“不是,老师。”有人举手问道:“您都说了访华团队跟我们无关,我们也很大概率不会见到他们,为什么还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都看不见,注意什么?

人家也没千里眼顺风耳,更不会一直死盯着你看。

你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啊。

这位同学只是单纯地发表疑问,并不是说他平时言行举止有什么问题。

可以看成他是在和老师进行病句讨论。

汪教授并未生气,她鼓励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持怀疑态度,特别是在学术方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