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七零小炮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俗话说得好, 七坐八爬九发牙。

当希希有了第一颗小乳牙的一个月后,叶米他们也终于迎来了上大学之后的第二个暑假。

今年暑假是一早就订好的。

一家人全都回a市。

希希出生到现在, 还没回过她真正的家乡, 叶米和景子恒就打算着带她回去过个暑假,顺便去看望孩子的太爷爷太奶奶。

当然,也包括叶米的外公外婆。

四世同堂, 这在这个时代可是极其稀少的福气, 老人家们自从知道希希出生之后,就一直念叨着了。

这次也算是满足他们一直以来的盼望。

为了这趟回城之旅, 景子恒还特意去拜托了郑伯, 请人帮忙给买了同一个车厢的软卧票。

一个车厢有六个床位, 正好, 他们四个大人加两个孩子就能把六个床位都给占了, 这样车厢里就不会有外人。

也能更好地保护小希希。

随着火车哼哧哼哧的声音, 列车逐渐提速。

侧头看着外头不断向后飞逝的风景,叶米还有些亢奋。

不是因为要回家了,而是因为另一件大好事。

她期末收到等级考试证书, 三门语言都通过了, 分数不低, 乐得叶米差点找不着北, 拿着证书四处炫耀, 活像是一只得了肉骨头的哈士奇。

然后就被她妈暴躁地揍了。

原因是嫌她太吵了, 烦人。

叶米委屈地扭头去找景老师哭诉, 结果被人家桌上一叠证书和奖状给惊呆了。

她都不知道自家男人啥时候瞒着她去考了那么多证,还有那一堆奖状又是怎么回事?

不仅如此,景子恒还拿了一张巨额汇款单给她, 上头是他上半年的辅导教材出版分红。

足足有三千五百块!

据说因为景老师出版的教材实在是太好用, 以至于全国销量一直居高不下,不仅是那些准备高考的高考生,就连高中初中生,甚至于小学生。

只要是有点条件的,都喜欢买一套回家学着。

以至于分红金额太多,出版社不得不分季度给邮钱。

而这只是景子恒的一部分收入。

据叶米所知,这人还写了一堆学术论文和著作,刊登在一些权威报刊上。

从前景老师所说的‘随便写作’赚来的稿费,实则就是代指这些专业论文的稿费。

反而辅导教材是从叶米身上汲取经验后才编写的,属于后来的收入。

这两年离开了乡下,不用再上班,不用再下地干活,还有了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景老师的学术水平与日俱增,发表的论文更是多到叶米数不清。

当然,她看不懂,所以也没特意去数。

自然而然地,景老师所得稿费也是节节攀升。

除此之外,景老师因为成绩太过优异,在校作风表现优良,还有各种奖学金,和参加一些专业比赛的奖金之类的收入。

前者已经算是他的固定收入,后者的活动则举办得比较少,所以收入不多。

但综合起来,据叶米粗略统计,景老师一年光是靠着脑子创造的财富就破万了!

这是什么概念?

用现在人人羡慕的话来说就是,一年一个万元户!

而景老师脑袋瓜子这么聪明,自然也是个懂得理财的人。

现在干买卖之类的不合适,也不是他喜欢的,所以他干脆选了最保值也最能升值的投资方式。

买地!买房!买铺子!

反正就是投资固定资产。

他每年的一半收入都会被投资在这里面,证书上都写了夫妻俩的名字,表示这是夫妻共同财产。

剩下的一半,一半上交给叶米,充作家用,也是他给妻子的零花钱,另一半他自己不知道拿去干什么用。

叶米比较信任他,没去过问。

不过景子恒给她的那些钱说是家用,实际上叶米根本没用上。

因为景老师私底下还会给岳母一笔钱,让红秀娟去买菜什么的,所以实际上的家用花销还是由他另外承担。

那一笔钱被上交给叶米的钱,反而成了实实在在的零花钱。

也就是叶米懂得理性消费,该节俭的节俭,不然都不知道会被他惯成什么奢侈德行。

叶米在心底盘算了一番,再对比自己一年才赚五百多的收入,突然觉得她好废。

一时间高涨的情绪都下去不少。

她也知道自己这收入是非常高了,连很多双职工家庭都没她赚得多,但这不是身边有个超级对照组嘛。

直接把她比成一个小废物。

“做人做腻了,想学学做青蛙?”指腹一戳,叶米不自觉鼓起的脸颊立即漏气。

噗地一声,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放了个屁。

对面床的沈二哥已经默默挪了挪位置,远离妹妹。

“呀!叫你戳我!”

恼羞成怒的小姑娘气哼哼地拍了作怪的男人两下,可是那柔软的掌心拍在人家硬邦邦的胸膛上,最后疼得居然还是她自己。

见人不可置信地睁大眼,景子恒眸中含笑,握着她拍疼的手给她轻轻揉捏:“你个天天睡懒觉的人能跟我这每天早起锻炼的比?”

搞学术也得有个强壮身体,不然一个研究就需要连续苦熬十几二十个小时,没个好身体可支撑不住。

所以景老师常年都有坚持锻炼。

他曾经不是没有试图拉着懒惰的小姑娘一起培养这个健康的好习惯,可他低估了此人的堕性。

曾经有人研究过,人类在27天内可以培养出一个习惯。

而叶米能在被硬拉着坚持运动一个月后,一朝松懈,依旧可以一头栽倒在床上,睡得昏天暗地日月无光。

死活叫不醒。

继而连三地,景老师也放弃挣扎了。

叫她起床太难,这姑娘人小脾气不小,起床气一闹起来,能真的哭给你看。

景老师承认自己输在了她的眼泪上。

不锻炼就不锻炼吧,日常上学的运动量也差不多了,让她睡个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他是这么安慰自己的。

“我有锻炼的好吧。”叶米不服气地反驳:“天天抱孩子也很费力气的。”

私以为那就是一种锻炼。

“嗯,确实是种好锻炼。”沈礼认同地点头,下一刻,就毫不客气地戳穿他亲妹:“只是锻炼的是咱妈。”

论抱孩子,当然是主要照顾孩子的红秀娟抱得最多。

这不,现在还揣怀里呢。

突然被点名,红秀娟抬头扫了他们一眼,没理。

旁边的叶亦正趴在小桌子上,写着辅导班老师布置的卷子。

也是叶米他们一开始没能考虑周到。

急吼吼地在首都给他报了一堆辅导班兴趣班,结果却忘记了这个暑假一家人是要回去的。

以至于叶亦小朋友才学了不到一个月,就得跟着家人离开首都,回到a市。

他一开始还不乐意,是红秀娟承诺,等回了a市再给他找老师继续学着,而且只要他能坚持,她会一直供他上兴趣班,继续深造下去。

这才成功安抚了孩子。

“要吃点小番茄吗?”红秀娟把希希交给沈礼抱着,自己拿着他们带上车的小番茄去洗一洗,拿回来问几个孩子。

“谢谢妈。”叶米嘴馋,第一个伸手去拿。

“手别伸过来,我喂你。”红秀娟刚刚看见女儿的手扒拉在车窗上,沾了点灰,嫌她手脏。

“啊!”叶米毫不在意地张开嘴巴,等待投喂。

她被亲妈嫌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就习惯。

红秀娟给女儿喂了一颗又一颗,等解了馋,叶米才跟她妈妈提起一件正事。

“妈,您回去能不能帮我打听打听,您以前的纺织厂还招人不?就是招那种只干两月的短期工。”

没错,继寒假工之后,叶米又开始惦记上干暑期工的事了。

因而她发现,趁着寒暑假累积工作经验,真的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百利而无一害。

不仅可以赚钱,还能累积经验,更能学会一些平日里学不会的东西。

上次寒假短期工结束后,回归校园的叶米就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在接人待物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就是从工作之中锻炼出来的。

业务员做得最多的就是和客户打交道,特别是她还跟外国客户交流居多,以至于英语口语都得到了实战锻炼。

a市不同于b市,它虽然还算繁华,但还是不如首都。

至少大型纺织厂的话,就只有红秀娟从前工作过的那一家。

余下的都是小作坊,叶米去了也学不到什么。

而正好,她妈妈在纺织厂就有点人脉,请她帮忙打听消息是再好不过的了。

有人不用是傻蛋。

红秀娟听了女儿的请求,没答应也没拒绝,只是说:“这事等回去再说。”

离开纺织厂那么久,她不确定昔日的旧友们还在不在那个厂子里工作。

就算有人在,她也不确定能不能帮闺女问到工作。

毕竟最近知青反乡潮热烈,城市人口激增,在人多工作少的情况下,很多岗位急缺,很难找到工作。

“实在不行,你也能去你公公的机械厂帮忙干活。”她以为闺女只是想在暑假期间找点事干,顺便赚点奶粉钱。

“我只要去纺织厂。”叶米格外坚持。

这不是什么工不工作的问题,而是她的梦想。

对此,红秀娟表示理解不能,并且放弃理解。

闺女倔得很,她要干什么,她也阻拦不住,索性随她去了。

火车轰隆隆地一下开进站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