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劝娘和离之后(科举)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112 章合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月惊鸿怎么也没想到, 他做中人卖出去的第一套宅院竟然来自自己的亲外甥。

在月惊鸿的牵线下,盛言楚看中了城北甜水巷一栋一进的宅子, 趁着雪下小了些, 盛言楚领着程春娘开始搬家入住。

因不是自建的宅院用不着上梁庆祝,故而打扫一番后,盛言楚一行人便背着行李住了进去。

买得这栋宅子虽说是一进的小院, 但五脏俱全, 前后两排矮矮的倒座房,辟出的屋子一共有十来间, 前边倒座房走几步路就是城北主街, 程春娘酝酿着回头将墙面打穿, 到时候撑起窗格继续做锅子铺。

后排倒座房要比前边的小很多, 但有一处好。开了后门往右边拐个弯就是水井, 听月惊鸿说, 甜水巷之所以有这个名,正是因为这条巷子的井水喝起来甜滋滋的。

嘉和朝都城建在山城,别看京城四周平原一片, 实则站在高处俯瞰就会发现京城后背环山, 当年高祖之所以牵都在此, 是因为此处易守难攻。

京城背面靠山三面环水, 水路极为发达, 若顺风顺水, 不论是去南域还是去西北, 其实都花不了多长时间,当然了,气象不可能每每都顺遂, 所以朝廷往地方下发旨意时还是会选择陆路。

京郊后边那座山名为大瑶山, 山体虽不大,但绵延数百里,以至于京城老百姓挖井时十分的艰难,挖一口井要废几十把农具,主要是地表下的巨石太多,有时候挖着挖着锄头就载到了矿石上,地下石头一堵,别说挖井了,挖坑都费劲。

所以京城一带的地窖非常少见,水井更少。

“然哥儿花了不少心思寻摸这栋宅子吧?”程春娘对后边的几口井非常满意,打了一桶井水上来烹茶,茶香四溢。

月惊鸿拘谨的盘着腿坐在盛言楚对面,小口小口啄着茶,闻言声音里掩不住开心:“合姐的心意就好,甜水巷的宅院原是比较抢手的,楚哥儿买得这栋宅子前主人是翰林院的大人,听师傅说,这位大人早早递了折子去了外地,连明年的散馆都不要了。”

“散馆?”

微一思忖,盛言楚道:“这家主子是不是得罪过翰林院潘才潘大人?”

“是有这么一回事。”月惊鸿双手捧着茶,身子往前倾,小声道:“听我姐说,楚哥儿你前些年也得罪过潘大人?潘大人最是小肚鸡肠,你千万要小心。”

“这屋子的主人不过是没答应将嫡妹送给潘大人做妾而已,如今竟连翰林院都待不下去了……”

盛言楚摆弄腰间荷包络穗的手一愣,没等到散馆就离开翰林院,可见这人为了躲开潘才连前程都不要了。

“可惜了。”这话是送给那位被潘才逼走的翰林庶吉士的。

盛言楚摩挲着络穗上一缕缕细线,秉了口气:“潘大人锱铢必较,那位庶吉士若非崩溃到极点断不会拿自己的官途开玩笑。”

月惊鸿不懂官场的事,但也觉得可惜。

“不过嘛,”盛言楚啧了一下,悠哉道:“翰林院散馆是朝中大事,如今这位庶吉士没等到散馆就草草的离京,此事若是传到皇上耳里,潘大人未必有好果子吃。”

朝堂中前辈以权势压后生的事层出不穷,这种鲜见不屡的情况,朝廷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欺负人得有个度,此事若闹到皇帝跟前,皇帝不给个说法,那岂不是要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盛言楚所料不错,就在盛家一行人搬到甜水巷的第三天,朝堂上吹过来一阵怒火。

原来翰林院那位庶吉士递折子被逼辞官归家后,散在京城各大客栈的举子们人听闻此事,皆勃然变色。

有耿直的人直接带头去京兆府敲了登闻鼓,雪花飘飘中,众举人高声质问天子有没有将他们读书人放在眼里?寒窗苦读十余载到头来因为不愿卖妹为妾而丢了官,试问这像话吗?

这些文人的话直达天听后,老皇帝艴然不悦,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没资格上朝的潘才喊到了金銮殿上,潘才一时蒙在鼓里,以为老皇帝宣召是好事,殊不知老皇帝气得火冒三丈,勒令翰林院大学士亲手执杖殴打潘才。

行刑的地点不言而喻,就在之前潘才滥用职权鞭笞那位庶吉士所在的翰林院大门口。

潘才光着膀子被摁到翰林院门口杖打时,盛言楚牵着盛小黑过去观了几眼,嗬,好家伙,里外三圈全是读书人,文人的嘴就跟上了膛的激光木仓一样,噼里啪啦的怨天咒骂着潘才。

执棍行刑的翰林院大学士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头,皇帝让这位老大人亲自鞭打潘才,实则打在潘才身上,痛在老大人的心中,潘才是老大人手底下的人,这种法子处置潘才,何尝不是拐着弯责备老大人御下不严?

老大人做官这么年从来没在人前丢过脸,如今因为潘才,老大人以及翰林院都为此蒙了羞,老大人越想越气,下手的力度也越发的大。

三十大棍下去后,潘才屁股上的肉被打得鲜血直流,老大人一口气没缓过来,当场抱着棍子晕倒在雪中。

大夫一诊,言及老大人晕倒是因为气火攻心,此事一经传来,翰林院上下沸腾了。

被众举人喷了一身唾沫星子的潘才紧接着又被翰林院同僚给排挤了一通,彻底成了翰林院一干人眼里的扫把星。

大学士一病倒,散馆应试相关事宜便顺到了戚寻芳等侍读官手中。

“戚大人是出了名的笑面虎,庶吉士们想从他手上落点好处几乎没可能。”

应玉衡孤身一人,故而继续留宿在大前门客栈里,盛言楚读书疲乏后就会牵着盛小黑一路溜达到大前门找应玉聊聊京城时事。

盛言楚磕着瓜子,优雅地吐掉嘴里的瓜皮:“如此一来,庶吉士们先前在大学士面前卖得好都白卖了呗,若想留馆,看来还得靠才学和实干。”

应玉衡点头,忽道:“盛贤弟听说没有?”

“听说什么?”盛言楚继续嚼着焦香的瓜子仁。

应玉衡嘴角挑起一抹笑:“想来你这些时日光顾着温书了,竟连京城这等大事都不知晓。”

盛言楚怔楞片刻,忙将手中的瓜子放下:“朝堂上又出事了?”

应玉衡捡起几粒瓜子在手中颠着玩,斜乜着盛言楚:“此事说来还是翰林院起得头,潘才被鞭打禁足后,外头那帮书生似乎尝到了甜头,昨儿竟一举将路家告上了京兆府。”

“路家?”

盛言楚瞬间坐直身子,眉头却皱着:“早间听闻路家仗着皇太子的势在京城横行霸道,还当街杀了个书生……”

应玉衡冷笑了下:“路家视百姓性命为草芥,何况血溅街头的那人还是上京赶考的举人,此事已经在京城传开,路家无话辩驳,听说皇上为了平民愤,将路家嫡孙从东宫赶了出来。”

“出了东宫再想进去可就难了……”

盛言楚几不可闻的哼了声:“路家效忠皇太子多年,若皇太子登基为帝,有从龙之功的路家想要一人之下指日可待,可惜啊可惜,现如今什么都没了。”

“这条飞黄腾达大道是路家自己堵上的,怪得了谁?”

应玉衡气呼地拍响桌面,掷地有声道:“读书人手中虽没长矛,但字字能诛心!路家当街肆意虐杀读书人,皇上能轻易放过他?若是不脱路家一层皮,天下读书人寒心呐!”

盛言楚亦满腔愤慨,随着应玉衡的话骂了路家好几声,从大前门客栈出来时,盛言楚神清气爽至极。

一见甜水巷,盛允南将灌了热水的汤婆子递过来,边解盛言楚胸前的大氅带子,边问:“叔,你在外头可是遇上喜事了?瞧您高兴的,我大老远就瞧见了你嘴里的牙花。”

盛言楚倏而闭上嘴,眼里笑意不减,接过汤婆子后大步往屋内走,声如清玉:“哪里有什么喜事…先前那位张中人不是跟咱们说京城路家当街残杀了一书生吗?如今这事闹到了皇上跟前,这会子路家正难受着呢!”

脱下鹿皮靴,盛言楚往暖榻上一歪,盛允南极有眼色的将书壁里的文房四宝拿出来,研墨之余好奇地问:“叔,路家讨不到好您乐什么?”

乐什么,自然是乐皇太子少了一员大将啊。

路家在皇上跟前没脸,又得罪了诸多读书人,皇太子便是想保路家,此刻怕是也不敢贸然干涉路家之事。

路家算是彻底废了,路家一倒,朝中最欢心的人是谁?

搁以前当属四皇子一党,可惜四皇子帐下的潘才刚在皇上眼皮子底下溜了一回,潘才是谁的人,皇上能不知?

其实四皇子这边也糟心的很,西山书院的火烧到兵部后,兵部左侍郎这颗棋子大概率也废掉了。

现如今朝堂上‘两虎’都不知不觉陷进了泥潭,盛言楚当然要乐一乐。

挥笔行书,洋洋洒洒写好后,盛言慎喊来盛允南:“等天黑下来你将这封信送去这边姓梅的一户人家,他们若问你是谁,你报我的名字就成。”

盛允南手脚麻利,天擦黑跑出去没一会就回来了。

“可真是巧了,我寻人一问梅府在哪,不成想从咱家后边巷子往外走几条街就是梅府,我一过去,那家人似乎早就知道我要来送信似的,对着我一口一个爷喊着,怪不好意思的…”

盛允南将梅家小厮夸了夸,最终汇成一句话:“梅家真敞亮。”

盛言楚笑而不语,梅府不是旁人,正是五皇子化名为梅自珍时住得宅子,当初他选宅子时,特意打听了周边的住户,之所以买城北的宅子,一来价钱划得来,二来嘛,离梅府近。

虽然五皇子鲜少在城北梅府居住,但有梅府在,他日后和五皇子联系起来会方便很多。

-

远在城南王府的五皇子当晚就收到了盛言楚的信。

这两日朝堂动荡不安,为了避开皇太子和四皇子之间的争斗,五皇子已经称病卧床八.九日,以防被外头耳目盯上,朝堂上的事五皇子一概不过问,故而有关潘才和路家的事,五皇子尚不知情。

其实盛言楚在信里只寥寥几笔说了潘才和路家的事,剩下的笔墨全在专注一件事:那就是他盛言楚上京了。

这两年,盛言楚很少跟五皇子通信,如今盛言楚主动送信,意在告知五皇子一个信号:盛言楚当年许下追随的诺言没有改变过。

“好好好,”五皇子连说三声好也压不住内心的狂喜,忙吩咐门外的梅家人平日里多留心盛言楚递过来的信,若盛言楚在京城犯了难处,梅家人也要及时汇报给自己。

梅家人走后,五皇子独坐烛下复看着盛言楚的信,见盛言楚信中谈到兵部左侍郎的女婿周松即将要问斩一事,五皇子不由陷入沉思。

-

十一月中旬,静绥的赵蜀踏上了京城大地,盛言楚抽空去城外将人接到甜水巷子。

家中有幼儿,林红薇没空跟着过来,便花银子买了小厮在赵蜀身侧帮衬琐事,令盛言楚感到意外的是,风尘仆仆赶来的赵蜀怀中还依偎着一个娇俏小姑娘,两人举止暧昧异常。

眼瞅着盛言楚的脸黑了下来,赵蜀忙红着脸忙解释:“盛小弟可别想歪,娇娘是你嫂子的远方表妹——”

“妻室表妹你也想下得了口?”

盛言楚嫌恶的给了赵蜀胸前一锤,瞥了眼站在一旁柔柔弱弱的女子,压低声音道:“赵兄,不是我说你,你此番上京是来科考奔前程的,你带女眷作甚?”

赵蜀情意绵绵地觑着几步外风情万种的女子,当即严肃的反击盛言楚:“我自然知道我此行来京城的目的。”

“既知道,还分心到闺房之事上?”盛言楚反唇相讥。

赵蜀又羞又恼,叹气道:“盛小弟当真误会我了……那娇娘是林氏硬塞给我的,林氏说娇娘心细,照顾我起居刚刚好…再有,我这趟需得离家半载有余,身边没个女人怎么行?”

盛言楚呵呵干笑,得,看来赵蜀这小妾是正室所选,放在赵蜀身边一来是伺候自己的夫君,二来嘛,京城繁华,就赵蜀这浪荡皮子不出三天就会从外边招一堆桃花,如今有林氏的眼线娇娘盯着赵蜀,想来赵蜀会收敛一些。

何况林氏也想博个贤良的名。

盛言楚昂头望天长叹了口气,望着前头和娇娘打情骂俏的赵蜀,盛言楚不由暗自摇头,如今他只希望赵蜀能明白妻子的一片心才好,切莫因为眼前的软香而忘了老家的糟糠之妻。

-

在盛家小住了两天后,赵蜀突然找上盛言楚,提出搬离甜水巷。

一问才知道是娇娘怀了身孕。

“这么快就…就有了?”盛言楚一阵语塞。

他十月上京时,林红薇还没有将表妹纳给赵蜀,才过去一月而已,咋就怀上了?

盛言楚紧抿住嘴,神色复杂。

赵蜀被盛言楚盯看着无地自容,只能将小妾的事重新交代,原来让娇娘做妾并不是林红薇的主意,林红薇这么做是迫不得已,谁叫赵蜀醉酒后‘一不小心’睡了来赵家探亲的远方表妹呢?

赵蜀风流归风流,对盛言楚这个同窗好的没话说,因而赵蜀搬离甜水巷那天,盛言楚忍不住提醒赵蜀:“我知道我接下来说得话你不爱听,但我还是得说。”

赵蜀不是傻子,在甜水巷的这些天,盛言楚没给过娇娘一个好脸色,娇娘夜里跟他说小话,谈及盛言楚时,娇娘是一万个不乐意,拉着他的手摸着她那扁扁的肚皮,嘟着嘴撒娇:“你那小同窗好没趣,我鞋湿了让他扶我上游廊他都不肯…”

赵蜀犹记得自己那晚听到娇娘这话时的心情,是又气愤又羡慕,气娇娘的不矜持,可碍于腹中的孩子,赵蜀不好发作。

若说羡慕,当然是羡慕同窗好友盛言楚身上的自持之力。

十五六的少年,正值血气方刚的年岁,试问有哪个儿郎不肖想红袖添香?

赵蜀自认他做不到盛言楚这般地步。

思虑戛然而止,赵蜀烦躁地揪了揪嘴角刚冒出来的青胡茬,强笑道:“盛小弟,你是不是想说娇娘她…”

盛言楚打断赵蜀,一字一句道:“我原是不想当多嘴多舌的鹦鹉,但会试在即,为了赵兄的前程,我便是当个坏人也要将此事捋个清楚。”

顿了顿,他往廊下看了眼,嗤笑道:“那娇娘看似柔弱无比,实则心有城府的很,赵兄且多留心吧,切不可因儿女之事耽误了科考。”

盛言楚还想说不要有了新人就忘了老人,然而话到嘴边时,盛言楚又咽了下去。

罢罢罢,赵蜀的家事,他还是别掺和了,省得遭人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