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见阿尔贝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也不好再藏着掖着,于是道:“有些进展,不过缺少核材料!目前全球唯一可供大批量开采的铀矿都集中于澳大利亚,但你也知道,那里已经被中华帝国霸占了,他们控制铀矿出口,我们只能得到实验室内的用量,想要实现制造原子弹所需要的核装药数量很困难。”
阿尔贝说道:“铀原料我们可以想办法弄到!”
丘吉尔问道:“你的意思是?”
阿尔贝露出得意之色,道:“我们已经发现了铀矿,足够开采一段时间,足够用来提炼数百枚核弹所需要的铀资源了。”
丘吉尔眼前顿时一亮,问道:“在哪发现的?”
阿尔贝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丘吉尔顿时会意,明白阿尔贝的用意,于是道:“我们的最新研制出来的离心机已经可以将浓缩铀提纯至60%水平,距离原子弹所需的铀浓缩已经很近了,如果你们能够提供大批铀原料,那么我们很快就会制造出原子弹来。”
阿尔贝问道:“这么说我们可以合作了?”
丘吉尔点点头,不置可否。
阿尔贝想了想,说道:“好!英法组成联合原子弹研发团队,我们负责供应铀原料,你们负责提升离心机浓缩技术。资金方面我们双方各负责一半,但技术需要共享,你们不允许藏着掖着。”
“成交!”丘吉尔顿时伸出右手。
“成交!”
随着英法两个巨头的手握在一起,宣告英法两国从此合力研发原子弹。
但以英法两国的技术能力,想要制造出原子弹来还需要很长的路。法国虽然在法属非洲殖民地发现了铀矿,但还无法实现大规模开采,开采设备和资金受到世界大战影响暂时还没有到位。即使开采出铀矿,从非洲运回本土也很困难,因为德国海军又开始了在大西洋、地中海上的破交作战,德国舰队和潜艇四处袭击协约国船只。
可以说,阿尔贝的承诺并没有保障,不过是他想从英国获得核技术的借口和筹码而已。
同样,丘吉尔也对英国的盟友有所保留。英国的铀浓缩技术根本没有达到他所说的60%,只有30%的水平,距离武器级铀浓缩还差很远。
两个盟友之间相互政治欺骗,而随后又在资金分配问题上纠缠不清,严重影响协约国在核武器研究上的进度。
当然,摆在协约国面前最大的问题还不是核武器。毕竟英法只需要不得罪中华帝国,就不会遭到核打击。英法目前最大的困境是德军在灭掉挪威和丹麦后,于1939年一月初进攻荷兰和比利时,准备绕开马奇诺防线反过来包抄法国。而意大利军队虽然进攻不利,但是却成功的将四十万法军牵制在法意边境线上。而西班牙军也完成了战争总动员,佛朗哥的三十万军队得到了德国和意大利的大批武器装备,先进的飞机、坦克、大炮正在法西边境上集结。法国面临德军、意大利军和西班牙军的三面围攻的窘境,迫使法国将财政拨款基本上都用在防御上面,给核武器研发的拨款不足其承诺的2%水平。
而英国除了向法国派遣几十万远征军,协助法国防御同盟国的进攻外,英国还不得不担任对抗德国海军和阻止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的破交作战。由于英国已经尝到了两次破交战的苦果(中英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本土赖以生存的海上生命补给线被英国统帅部提升至最高优先级,英国财政对军费的支出,70%倾斜到海军上面,25%倾斜到空军,陆军不足4%,核武器投入更是少于0.4%。
可以说,英法两国各怀鬼胎的联合起来发展核子武器,但直到二战结束他们也未能成功的研发出核武器,反而包括中华帝国在内的各国的间谍们都不断的对其进行破坏,严重阻碍了协约国发展核武器的速度。
~~~~~~~~~~~~~~~~~~~~~~~~
为了应对德军占领挪威和丹麦给英国造成的巨大战略压力,丘吉尔不得不防止德国海军借助冰岛攻击英国大后方,因此在挪威陷落后,英国顿时大规模入侵冰岛。
冰岛的军力非常的弱,甚至可以在Sewww.loushuwu.cc16主战坦克,并且出售给芬兰空军200架地狱火战斗机,并且派出军事教官一直帮助芬兰培训军官。
在这些国家的支援下,芬兰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了以曼纳海姆的名字命名的坚固防线。芬兰的这种动向经常引起自认为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苏联的警惕。
当苏联和德国瓜分波兰后,苏联主动与芬兰举行秘密谈判时,就开始试探实现自己上述企图的可能姓。在谈判中,苏联代表直截了当地提出在第三国可能东犯并且经过芬兰入侵苏联的情况下,苏联利用芬兰领土迎击来犯之敌的要求,并且还表示前苏联希望获得在芬兰湾的某些岛屿上设防的权利。但芬兰在大国冲突中执行不介入的政策,宣称它决不站在一个大国一边反对另一个大国。所以,历次秘密谈判都因芬兰拒绝前苏联的要求而未取得任何成果。
早在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时,苏联就要求侵略芬兰,但是遭到德国反对。如今德国忙于西线大战无暇东顾,苏联认为吞并芬兰的时机已到。
1939年1月11曰至1月22曰,苏联同芬兰的谈判在莫斯科举行。在这次谈判中,前苏联除建议苏芬双方签订互助条约,共同保卫芬兰湾外,还进一步提出了割让和调整芬兰部分领土的要求,即要求芬兰把卡累利阿地峡的苏芬两国边境北移40公里,把芬兰湾内的几个岛屿和雷巴契半岛上的芬兰领土割让给前苏联;把汉科半岛以每年800万芬兰马克的代价租借给前苏联,为期30年。为了补偿芬兰的领土损失,前苏联表示愿意把奥涅加湖西北2倍于芬兰所割让地区的土地交给芬兰。
然而,汉科半岛却是芬兰防御苏联的天然屏障,苏联此举的动机十分令人怀疑。事关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芬兰政斧拒绝了苏联的提议。于是苏联军队制造了“曼尼拉事件”,宣称芬兰军队炮击曼尼拉村造成苏联士兵的死亡,进而要求芬兰政斧赔礼道歉,并将军队后撤20到25公里,但被芬兰政斧拒绝。苏联以此为借口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1月30曰,苏军在苏芬边界全线4个地区发起进攻。经过激战,苏军除在战线北端达成预定目的外,在其他地区均遭惨败,被迫停止进攻,重新调整部署,增调兵力,准备再次进攻。
在卡累利阿地峡,苏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未逞。苏军弗谢沃洛德?费奥多洛维奇?雅科夫列夫第7集团军辖7个步兵师、1个坦克军和2个坦克旅,组成深远的战役布势和纵深梯次的战斗队形,在卡累利阿地峡实施进攻,主要突击指向维堡方向。进攻首先从地峡东段开始,企图吸引芬军预备队东调,随后在地峡西段实施主要突击。芬军集中2个军计5个师的兵力防守该地,首先以掩护兵力在保障地带防守各个狭窄的接近地。昼间,芬军以近战火力配合以有利条件下的阵前出击杀伤敌有生力量,以各种反坦克兵器从近处摧毁苏军坦克。夜间派出滑雪小分队袭扰苏军后方,突击在雪地烤火露宿的苏军,把苏军打得疲惫不堪。
尽管苏军投入1个梯队又1个梯队,轮番进攻,但由于未弄清芬军的主要防御地带和保障地带,未查明芬军的防御工事和障碍物配系,再加协同不灵,指挥不善,到12月底,在付出重大代价以后只攻占了芬军20~60公里纵深的保障地带。这时苏军已无力突破芬军的主要防御地带,被迫就地停止进攻。双方形成对峙,转入袭扰战。
在拉多加湖东北地区,苏军2个师大部被歼,被迫转入防御。苏军第8集团军辖5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分南北两路实施进攻。其任务是从翼侧牵制芬军宾力,配合第7集团军的进攻。越过边界后,苏军遭到芬军2个师节节阻击和游击队夜间的袭扰,进展缓慢。
6天后,北路集群前进了40公里。在托尔瓦湖地区,双方发生激战。结果,苏军伤亡5000余人,补给无源,被迫转入防御,再也未敢进攻。南路集群前进40余公里后,在基泰莱地区进行1个多月的攻防战斗,到3月1曰,被芬军分割、包围、补给中断,2个师大部被歼,伤亡1.9万余人,其余兵力龟缩后退,转入防御,直到战争结束。
在边界中段,苏军2个师被歼,余皆退守。苏军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的第9集团军辖4个步兵师,分南北两路,向波的尼亚湾方向进攻,企图将芬兰从狭窄腰部地区切成两段。南路集群沿两条被深雪覆盖的林间道路向奥卢港方向进攻。先头师到达距边界约40公里的索木斯萨耳米村以后,遭芬军小分队依托路障,顽强阻击。该师被迫沿道路展开成20余公里的纵长队形,从而为芬军实施分割、包围提供了战机。这时,芬军战略预备队1个师赶至战场,在芬军第3军亚尔马?西拉斯沃的指挥下,到三月底首歼该师获胜,随后转移兵力将企图增援的苏军另1个师拦头截尾,分割歼灭。
索木斯萨耳米一战,芬军共歼敌2.3万余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苏军北路集群越过边界后未遇抵抗,到4月16曰接近到波的尼亚铁路东端终点站凯米湖,对芬军造成极大威胁。芬军从预备队抽调1个营配合边防部队对苏军翼侧进行了连续突击。该路苏军因摸不清敌情,只好退守萨拉,在该地因受到芬兰游击队不断袭扰,一直未敢采取积极行动,直到战争结束。
在战线北端,苏军夺占贝萨谋等地。苏军第14集团军辖2个步兵师在北方舰队配合下向巴伦支海岸方向进攻,未遇芬兰抵抗,很快占领了贝萨谋港和雷巴契半岛,封锁了芬兰通往巴伦支海和挪威的通道,随即就地转入防御。
1939年4月,苏军当局鉴于各线苏军损失惨重,决定停止进攻,重新拟订作战计划,组织新的进攻。5月7曰,在卡累利阿地峡成立了西北方面军,任命原基辅军区司令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任该方面军司令,接替梅列茨科夫担任前线总指挥。该方面军下辖第7集团军和新成立的第13集团军。同时,向苏芬边界增调了24个步兵师、20个炮兵团和15个新建的航空兵团。该地苏军加强了侦察与训练,演练了突破预有准备防线和摧毁坚固防御工事的有效方法。
这时,芬军也调整了该地的兵力部署,将一线兵力由5个师增加到6个师,在纵深只保留1个师作为预备队。
对于苏芬战争,中华帝国一直处于关切态度。表面上是中立,但是实际上却是向芬兰积极提供军事援助。中华帝国确立了核讹诈的世界霸权地位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爆发战争,总能够从一方或者双方阵地上找到中华帝国出口给他们的武器装备,中华帝国此时已经被全世界各国公认为国际军火贩子了,而且是光明正大的向交战国出口武器,而不是走私。
(未完待续)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