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不成仙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052章 冢间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崖山月华如练, 照得见愁纤细的身影, 拖在身后。

她抬手一指, 那一道风信便飞到了她掌心之中, 悬浮在两寸高的地方, 缓缓沉浮。见愁掌心一拢, 以指尖将这银光碾碎, 便有新的一封信打开了。

“见信如晤,小晚问见愁师姐安。昔日西海上所受之伤,赖得师尊照拂, 业已无恙,唯修行境界略有下降,然心性更加, 是福非祸。曾闻师姐仗义相助, 无妄斋上下皆感念不已,世事艰辛, 万望师姐体谅。”

见愁看着一怔。

聂小晚聪慧又略带着几分羞涩的面庞, 便在眼前浮现。

很懂事的一个小姑娘。

无妄斋不能为她出头, 约莫她也是心知肚明, 却依旧感念师尊救治之恩, 想必也是知道无妄斋的难处,反而来劝她。

心里一叹, 她继续看了下去。

“宗门有宗门之谊,弟子与弟子之仇怨却不因宗门而了。小晚为许蓝儿歹心所伤, 诚有郁郁之气萦绕于心。日前曾联络封魔剑派张师兄并冲霄门周师兄, 相约中域左三千小会,两年又七个月,定当竭尽所能,闭关修炼,不理尘俗之事。他日昆吾‘一人台’下,当一雪前耻。若有缘分,愿再见师姐。”

……

中域左三千宗门之中,每三十年有一次小会,聚集中域之中所有宗门之中新一代的精英弟子,于昆吾之山,一起较量高下。

听闻,唯一的得胜者可独自步上昆吾“一人台”,成为让那一代所有修士都仰望的“一人”之存在。

看来,不管是聂小晚,还是张遂等人,都很看重这“左三千小会”。

阅过聂小晚信后,那银光组成的一行一行字迹,便逐渐消散。

点点的银芒在月下飞舞,落在见愁眼底,有一种萤火一般的感觉。

昆吾。

一人台。

一代新弟子之中的唯一“一人”。

两年又七个月之后,谁会登上“一人台”?

见愁念及“昆吾”二字,自然免不得想起了谢不臣。

身为昆吾最出色的弟子,不知是不是也会参加呢?

月色照耀千里。

明日便是崖山十年一次新弟子入门的时候,等到天一亮,她就会成为这一次新弟子招收的主持者。

这感觉也来得很奇妙。

见愁忍不住回头望去,高峻陡峭的崖山道,便如一条腰带,系在崖山山腰之上。可是,在这光线昏昏的夜晚看去,她更觉得这像是一条锋锐的鞭痕。

像是曾有高人,一鞭子抽下,在崖山的山腰上,留下了这样一条独特的痕迹。

近日发生过的一件件事,都从她脑海之中划过。

她唤出了里外镜,从地面上升起,一路从山壁攀上,落到了崖山道上,顺着崖山道,一路朝着前山而去,经过摘星台时一看,只见崖山陡峭的山石之上,都散布着或是明亮或是暗淡的星子。

果真是距离天很近的地方。

崖山太高,所以才有摘星台,揽月殿。

见愁微微一笑,不死来时一般狼狈,如履平地一般,便转过拐角,踏上了前山的崖山道。

哗啦啦。

江水奔流的声音,一下冲入了她的耳中。

一条索道斜斜往下,朝着对岸而去。

江流从索道下流淌而过,河滩上千座坟冢,皆在夜风之中无声,只有杂草从里,有小虫子飞过。

哗啦啦……

见愁站在索道尽头,望着索道对岸。

对岸,有一座高台。

明日的太阳,从群山之中钻出,照亮大地,就会有一群新的崖山弟子出现在对岸的高台上,希望能成功攀过崖山道,成为一名“崖山门下”。

前不久,她还是一名刚入门的崖山弟子,如今却要主持招收弟子这种大事,想来也是足够奇妙。

一步步向着索道对岸走去,见愁也说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心情。

江流奔涌的声音,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无比清晰。

见愁忽然停下了脚步,此刻她站在索道的中央,也正好是在江心之处,高高的崖山索道横绝于江面之上,两边都有绳索作为栏杆。

兴许是念及今日来的两封信,兴许是想起了日后的日后,见愁总有几分难平的心绪,倒正好与这奔流不息的大江,有那么一点点的契合之处。

反正是难以入眠的一夜,才炼体之后的见愁,只觉精神饱满,神清气爽。

她直接抬手按住绳索,纵身一跃!

江面上的风有些冷,吹过她的面颊。

她的身形,急速下坠。

里外镜的琉璃金光,在她身周缓缓地绽开,像是在这一片黑沉沉的夜里,开出了一朵花。

江心处的水流有些湍急,被见愁踏在了脚下。

贴着江水的里外镜,被一些浪花覆盖,打湿了一些。

见愁也不在意。

扶道山人说,上古有九头鸟,每逢朔夜,便要自九头江入海口,顺江逆流而上,将世上人的亡魂载去轮回之地。

九头江,也由此而得名。

见愁缓缓俯身,难得有了几分闲情逸致,竟将手伸出了江水之中。

上善若水。

流动的江水,带着一股奔流而去的力量,从她指缝之中穿过,有种一往无前之感。

纵使她的手穿过去,也难以阻挡它们的奔流……

那一刹,忽然有一句话,从她脑海之中划过。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那是一声长长的咏叹。

谢不臣站在船头上,她就坐在船篷里,望着前方残阳铺平的江面,一片粼粼的江水,从二人的眼前划过。

家破人亡的谢不臣,负手而立,见愁只能看见他的背影。

他望着奔流而去的大河,便吟咏出了这样的一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那是圣人说的话。

那也是谢不臣曾念过的话。

忽然像是被什么扎了一样,见愁只觉江心之中的江水,一时如冰,一时如火,竟使她整个人都为之熬煎起来。

她怔然地收回了自己的手,站在江面上,一时怅惘。

长风吹来,见愁衣袂飘飘,乌发如瀑。

月色横江,水光接天,美不胜收。

同样的一道长风,也吹过了昆吾。

一灯如豆。

风从并未掩上的窗外吹来,灯火忽然晃动起来。

“哗啦啦……”

放在窗下古老长案上的一本书,也被风吹拂,不断地翻着页。

谢不臣白皙如玉的手指,便搭在案边,他漂游的神思,被这书页翻动的声音吸唤回。

垂眸一看,原来是有风吹乱了他要看的书。

低低一叹,谢不臣随手朝着窗外一挥:“你又不识字,何故乱翻我书?”

吹进窗内的风,仿佛听懂了他的话,又仿佛是被他这一抬手驱赶,竟然真的退了去。

慢慢地,昏黄的一豆灯火,终于不再晃动。

风已止。

谢不臣盘坐在案前,将那一册书卷,翻回了先前的位置,看了两眼,却似无心阅读。

这是极其简单的一间小屋,建在一个不起眼的山头上。

屋内摆设也很少,除却桌案等物,再无其他。

一柄乌鞘宝剑,挂在他背后的木墙上,干干净净,纤尘不染。

“谢师兄?”

一道娇俏的声音,忽然从门口响起。

“咚咚咚。”

敲门声。

外面似乎是一名女子,声音里带了几分兴奋:“谢师兄,你在吗?”

屋内有昏黄的影子,人自然是在的。

谢不臣鲜少回自己的住所,有人的时候极少,他听见声音,微微皱了皱眉,只应道:“顾师妹,夜深何事?”

“吱呀。”

在听见谢不臣回应的一瞬间,那“顾师妹”便推门而入。

是个婉约清秀的姑娘,不过眉目之间有几分骄纵之气,在昆吾这等名门宗派,也是被人视作掌上珠的存在。

她叫顾青眉,乃是昆吾执事长老顾平生膝下独女,自来早慧,在昆吾小有名气。

瞧见谢不臣坐在窗下看书,顾青眉心里有些微微的讶然:“这么晚了,谢师兄还在读书啊?”

“不过凡俗世间带来的书生习惯,总难改掉。”谢不臣并未多解释,在顾青眉走过来之前,慢慢将书合上,推到了旁侧去,只开口问,“顾师妹找我何事?”

先前他已经问过一遍,却没得到顾青眉的回答,是以谢不臣又问了一遍。

顾青眉脸上顿时露出笑意来,一下凑到了谢不臣的身边,得意极了:“青眉听说谢师兄近日正在修行一门很厉害的术法,却需要早绝于世间的上古帝江骨玉辅助。”

谢不臣点了点头,却注视着顾青眉,依旧不解其意。

顾青眉脸上忽然露出了一抹娇羞之色,将一直背在身后的手伸了出来,竟有一只半尺左右的古旧圆型石盘出现在她掌心:“谢师兄,你猜这是什么?”

圆盘周围有八条横线,像是代表八个方位,再无他物,看着普普通通。

这东西……

谢不臣像是在哪里见过,却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

“听说谢师兄你需要帝江骨玉的时候,我就去翻遍了藏书楼里的所有经卷古籍,没想到真让我找到了。我在绿叶老祖的手记残篇之中翻到,绿叶老祖当年得道之前,曾得了一枚帝江骨玉,存放在杀红小界。”

杀红小界,谢不臣有所耳闻。

他一看那圆盘,立刻明白这是什么了。

果然,顾青眉得意道:“绿叶老祖游戏人间,曾为杀红小界做了六道门,七把钥匙。其中一把钥匙可以同时开启六道门,被称为‘杀盘’,‘杀盘’一开,手持其余六把钥匙的人都会被打开的界门指引,进入杀红小界。不过这一把钥匙早就失传,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这一把‘红’盘!它是六把钥匙之一,只要知道开启之法,就可以单独打开杀红小界的一道门!”

这圆盘,便是红盘了,乃是开启杀红小界的钥匙。

说完,顾青眉悄悄打量着谢不臣的神色,巴望着这一位天才的谢师兄能给自己一个笑脸,眼见得谢不臣露出了一个些微感兴趣的表情,她心里简直要欢呼起来!

果然,她的努力没有白费!

仿佛是受到了莫大的鼓励,顾青眉简直眉飞色舞起来,蹭到了谢不臣的身边。

“谢师兄,我已经知道了开启杀盘的方法哦!”

谢不臣依旧没说话。

顾青眉嘻嘻笑道:“不过啊,小界只能由筑基期的修士进入,师兄怕是不能进去了……可师兄你不用担心,我正好境界合适,如今悄悄开启小界,一定为师兄取回骨玉,保师兄顺利修行那一枚厉害的道印!”

帝江骨玉。

于谢不臣而言,的确很重要。

看着顾青眉手中那一枚“钥匙”,他微微一笑,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

顾青眉一看,立时脸颊绯红一片,简直像是要煮熟了一般。

若是被旁人看到,骄纵成性的顾小师妹在谢不臣面前竟然温顺成这样,只怕立刻就要惊掉下巴。

月色铺在案上。

窗外,夜空里,一片的墨蓝。

九头江的支流边,见愁依旧站在江心。

往昔一切,便如眼前江水,奔流到海,再不复回。

贵公子谢不臣,才子谢不臣,她的良人谢不臣……

都已经不在。

那是昆吾如今风头最劲的存在。

是她的死敌,是她的仇人,是她要赶超的存在。

见愁眼底,忽然浮现出了一种淡淡的复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