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不成仙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5章 意外连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夜已深沉, 整个枉死城已重新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城门紧闭, 外面那高高的吊桥也已经收起。

满是岩浆的护城河, 静静流淌。

万里恶土, 在城池外, 一望没有边界。

天时草一簇又一簇, 在寒风里颤抖, 一路向着远方延伸。

穿破重重迷雾,高高的鬼门关,狰狞地立在尽头。

守门的鬼差们已经开始交接了, 部分结束了自己今天任务的人,便一路回到鬼门关后三十里处的接引司交差。

只是,今天几个鬼差去交差的时候, 却发现了一些异常。

往常这种时候, 司里的鬼吏基本都已经各自回去,周遭会显得一片森然幽暗, 此刻却能看见, 接引司后堂里还亮着昏黄灯光, 似乎有人在内。

“这怎么回事?”

有人交了差后, 压不住好奇, 开口询问。

了解情况的压低了声音,指了指上面:“崔大人跟张汤在里面呢。”

于是, 众人了然。

崔珏已经来了接引司许久,前两天听说就要回八方城去秦广王那边复命。眼见着鼎争已经开启, 张汤又是今年秦广王第一青睐之人, 想必走之前,总有点话要交代吧?

众人收起了好奇,三三两两地离开。

后堂里,灯影闪烁。

崔珏站在堂中,一身蓝袍清朗,眉头却微微锁着。

下首那一把椅子上则坐着张汤,心里虽有些沉重,没太大底气,可表面上看,他比崔珏要沉稳镇定得多。

今日诸事繁杂,尤其有枉死城新鬼人数增多一件事,张汤折腾到很晚才结束,正准备离开。

没想到,崔珏便在此刻,请了他过去。

原本在接引司的这一段时间里,除了必要的接触,这一位崔大判官少有与张汤说话的时候,此刻派人来找,却是让张汤心里打了个突。

他到了此间,静坐片刻,开了口:“不知崔大人寻下官来,所为何事?”

崔珏的神情并不大好。

他还在想着之前阎君传来的命令,有些揣摩不透。

闻张汤询问,崔珏只回头看他一眼,眉头依旧拧着:“月前张大人你,初次接手枉死城新鬼事宜,可是接引过一名女修,修为古怪?”

张汤抬首,不动声色,镇定回道:“是有此人。”

先前已经有人问过,那还只是普通的鬼吏和接引司的判官,怎么现在连秦广王麾下的大判官,都来亲自过问此事?

看崔珏这架势,甚至像极了专为此事而来。

张汤心知事情只怕有了变化,他没露出半点紧张的表情,继续看着崔珏,续道:“前端时日也有旁人问过,可是此人有何不妥?”

“不妥……”

那是肯定过有的。

什么“微尘大小的魂珠”这种形容,崔珏连想象都觉得困难。

天赋这么差,怎么可能结成魂珠?

一旦结成魂珠,就不可能这么小。

这“微尘大小”的形容,简直带着一种自相矛盾之感。

崔珏慢慢踱步出去,又踱步回来。

“你送了她去枉死城录籍处,现在可还能找到她?”

要找人?

张汤心底吃了一惊,几乎以为事情已经败露。

可转念一想,若是事情真的败露,崔珏对自己岂能不起疑心?而且只怕也不会这样和颜悦色。

所以,他竟不是要抓见愁?

一系列的念头飞快闪过,张汤沉吟了片刻。

崔珏这一时没有听到回答,看张汤似乎有些犹豫,无端端有些起疑,却问道:“是没了踪迹了吗?”

“并不是。”

就在这片刻间,张汤已经有了念头,他摇头回答了崔珏,便实话开了口。

“虽不知崔大人找她有何事,不过这女修的住处,下官却很清楚。若崔大人有事要问询于她,下官可带人将她捉拿。”

崔珏一下笑了起来。

他算是张汤的前辈,虽怎么都与张汤不对盘,有几分清高,此刻看了他那一张严肃得掀不起半点浪花的死人脸,也忍不住摆了摆手。

“捉拿什么呀?是八方城来了消息……”

“阎君差崔某办好这件事,顺道去枉死城督看鼎争一事,你既知她住处,便与我同去一趟枉死城,道中再细说一二。”

崔珏也没给张汤再回答的机会,直接起身,向着堂外走去。

张汤则从椅子上起身,那肃穆沉冷的目光,落在了前面崔珏的背影上。

不知不觉之间,眉头就拧得紧了起来。

到底是什么事?

不是抓人,还要崔珏来处理?

慢慢松开了眉头,他还是抬步跟了上去。

……

极域的夜是没有月的,整个天空像是拿把大刷子刷过墨一样,铺着深深浅浅的黑暗。

枉死城里,神秘旧宅。

见愁已经看着眼前这一堆书愣神了许久,她足足花了小半个时辰,才从那重重迷雾之中拔了出来。

想不明白的便不去想,当务之急乃是尽快破解脚下的阵法,看看下面是否真的有转生池水。

毕竟,若那一本丹方记载是真,炼制“逆魂丹”需要六十三日。

接引司有人查她这件事,见愁还没忘记,天知道六十三日之后她还是不是活着。

要做,就要尽快。

见愁迅速抛开了杂念,思考起来。

之前因为字迹的疑点,她只顾着翻书,现在要找寻破解阵法的点,却是要重新把注意力转回书籍内容上来。

桌上已经堆了不少的书,大半都是阵法那个类别的书架上的。

若按着先前老周“五十来年换个租客”的说法,九种字迹,多半是换了九任旧主,即便不知他们到底是同一人还是九个人,可这些书上的内容,却的的确确是在四五百年之内完成的。

如此一想,何等惊人?

单单研究阵法四五百年,竟已经到达这登峰造极之境,堪称是世所罕见。更可怕的是,此处并不仅仅有阵法一个领域!

功法,丹药,炼器,甚至更庞杂的符箓……

应有尽有!

这书房竟然是个巨大的宝藏!

在见愁来到这里,租下这宅院之前,这个秘密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因为每一任租客失踪之后,租期到期,便会新的人来租走。

即便是身为掮客的老周,只怕也从未真正知晓过其中的猫腻。

越想便越是觉得这件事不可能是巧合。

前后严丝合缝,倒像是谁故意设计好的,半点不显山露水。

见愁转过身子,走到了书案后面,坐了下来。

椅子只是一把普通的黑色木料做成的椅子,与周围书架的材质一样,看得出并不珍贵,透着点普通。

只是椅子两侧的扶手,已经透着一层滑滑的油光,像是被人抚过了很多次。

光看这扶手,见愁便知道,这书案后面的位置,必定是历任旧主常坐的位置。

她坐上去之后,多少感觉出几分妙不可言的感觉来。

待惜花有缘人么……

她摇了摇头,将书案上堆着的书,全都分门别类地放好。

这是她之前为了检验字迹搬过来的一些,只是都没有翻看过,所以现在她直接选了阵法那个类别,开始翻看了起来。

看《八卦两仪》那一本时候的感觉,重新回来了。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慢慢地变得艰深晦涩,字迹也一换再换,有的很早就研究透了,到了第六种字迹,整本书便结束了,有的则跟《八卦两仪》一样,直到第九种字迹才结束。

一本书被见愁从右侧拿起,看完便放到右手边。

可直到翻阅完了眼前这一摞书,她也没看见任何一点自己想要的东西。

地面上,那六片半圆组成的阵法,已经慢慢地隐没。

时间不知过去了多久。

她开启了这宅院的防护阵法和隔音阵法,外面就算是吵翻天了,她这里也是安安静静地。

一摞书看完没有收获,见愁并不气馁。

她看书的速度向来很快,一目十行,并且过目不忘。

即便很多书到了后半本,她无法理解。可抱着一种奇异的捡便宜心理,她半点也不客气,硬生生把那些难以理解的内容,记在了脑子里。

若是能活,将来离开极域,多的是时间研究。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眼下旁人留下这么大一座宝库,谁不看谁傻子!

见愁心思可灵敏着,半点不傻。

所以她一边看一边找还一边记,渐渐便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

案上的书,搬了少,少了又搬。

书架上的书,一路从最下层看到了最上层……

也不知过去了多久,见愁再一次抱着高高的一摞书,走回到了书架前,想要将这些看过的书都放进书架里,换一批新的。

可当她习惯性朝上伸出手时,竟然摸了个空。

“咚。”

手指撞到书架的木雕边框,发出了一声响。

见愁抬起头来一看,便是一怔:没了?

居然就没了?

下面所有的书都是她已经看过的书,在看的途中她自然也学了不少,可依旧没有任何东西是关于那一座阵法的。

两道柳叶似的细眉,微微地拧紧。

见愁有些怀疑起来:难道是自己分析错了,地面这阵法的破解之法,根本就没有藏在这一堆书籍之中?

可也不应该呀。

对方要找人代其养梅,这破解之法便不应该藏得太深。

是不是自己漏掉了什么?

见愁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想要理顺理顺自己的想法。

思路应当没有错的,出问题的可能是细节。

“藏得不应该太深……”

她念叨了一声,忽然抬起头来,向着周围这一架一架书看去,又换了一个位置,走到了书案后面坐下,自然地抬起头来,看向前方——

那是坐在书案后面,最容易看见的一个方向。

一个普通的书架就出现在了见愁的视野之中,比起其他位置的书架,明显洗稀疏了很多,放在中层最外侧的那本书,更是微微倾斜,冒出来一些。

像是谁把它放回去的时候,没有完全塞进去;又像是谁正要拿出这本书,刚拿了一半,就被别的事情绊住,于是松手离开。

明明只是冒出来这么一点书脊,可从见愁的角度看过去,就完全不一样了。

书架是见愁此刻更容易看到的书架,那一本书则是书架上最容易被看见的一本书!

见愁几乎是立刻就站起来了。

她毫不犹豫,重新起身来,走到这新书架旁,伸手便把书拿了下来!

一本旧书,边角破损。

甚至见愁还没翻开,就已经看见了上面隐约的墨迹,有些脏兮兮的,书籍上的字迹,更是有些看不清了。

盯着那几个模糊的字,见愁看了好半天,才勉强看出了“极域千舆图”几个字,只是不大敢确定。

不过,也不需要确定。

因为验证的方法很简单。

见愁直接翻开了书一看,一幅又一幅地图,很快出现在了眼前。

整个庞大的十九洲大地、茫茫西海、人间孤岛,全在画中。

只是这一次的图,与见愁先前所看见的都不大一样。

她已经习惯了,人间孤岛在左,十九洲大陆在右,中间便是一片茫茫的西海。

可在这本书的地图上,十九洲在左,人间孤岛在右,岛屿与大地之间,几乎背靠背地挨着,仅有一条狭窄的海峡分隔!

地图顶端,端端正正地写着“元始星”三个大字。

而在那十九洲大地与人间孤岛相接的位置,则用朱红的笔点了一下,标注“极域”二字。

字迹都是之前见愁所见诸多字迹之中的第一种。

只是,她的注意力已经完全没在字迹上了。

看着这一幅图,见愁大大地惊讶了一把,头一次见人敢这样画!

在人间孤岛的时候,见愁与周围所有人一样,以为大夏幅员辽阔,以为他们所处的世界便是天圆地方。

可到了十九洲,到了崖山,她才知道,他们所处的世界,乃是一个圆球。

自盘古大尊率领人族,此宇外迁徙而来,鸿蒙开辟,清浊分清,混沌开裂,卷成了璀璨星云,紧缩又炸裂,于是千亿星辰从中喷薄而出。

有的星辰很快暗淡,成为宇宙中的尘土。

有的星辰,却在宇宙的漂浮之中,变得稳定了下来。

元始星,便是这样一个稳定下来的“幸运儿”。

所以,见愁眼前这一幅图,没有半点问题——

若以西海那边为正面来看,十九洲大地与人间孤岛的确相隔甚远,只能通过仙路十三岛来往;

可若放到另一面来看,二者便如这图中所示,近得离谱!

十九洲地分为南北中极四域。

南北中三域正常,可占据最东端一小块地方的“极域”,却是整个十九洲的禁忌。

这里不是真正的极域,却是极域的一个入口,的确算是极域的一部分,称之为“极域”也没有什么问题。

九头江从此地发源,九头鸟载鬼溯流而上,也归于此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