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蒸汽大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3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这样的真实遗诏,与此刻梓宫移驾时,由江道之诵读的“美化版官方遗诏”,同时响在俞星城心里,她以为自己对皇帝没有太多感情,但却心里有一种老友逝世般的难受。

在梓宫移驾之后十几日,本来修建的就很简朴的陵宫准备就绪,皇帝的梓宫即将入陵。京师已经停歇了二十余日的全部酒肆娱乐,全部都要开始缓慢的营业了。

而俞星城送入陵之后,也知道,自己出航的行程因为皇帝的驾崩耽搁了太久,她甚至都没打算参加小燕王的登基大典,而准备低调快速的在这个时期离开大明。

大明如今可以说是占据大半亚洲,称霸太平洋西岸的大国,皇权的交接带来的震动,怕是不会比当年英王乔三死亡要少。

俞星城这次出航离开大明,并不是想要像当年一样立威,而是要做许多隐秘的事情,所以这次没再有庞大的舰队,没再有欢送的群臣和隆重的典礼,甚至小燕王犹豫许久,还是没有去往天津卫送她。

同行的熟人确实是不少的,毕竟有过出航经验的还是这次的优先选择。

温骁,裘百湖,谭庐,戚雨信。还有温嘉序与肖潼。

不过肖潼作为西洋华侨商会的联络人,可能会在中途离开。

当然还有许多年轻的官员和水师将领,有一位钟曾筠的三儿子,不知道钟曾筠都从哪儿知道俞星城大喜,托他三儿子带来了贺礼。

这航海显得有点寒酸,但这种寒酸反而是自信的证明。

大明一路再次从淡马锡到印度到苏伊士河,到处都是大明巡逻的舰队,通行的商船,她再也不用怕被袭击,再也不用带上那么多宝船与战船,依然能一路平稳。

俞星城知道,当她驶入红海之后,才到了需要大批宝船傍身、去到别人家地盘的时候,但那时候,再随时抽调鲸鹏与宝船,也完全来得及。

而这次,不比当初俞星城只是船上三把手,她此次统领全船队,从航海长到水师将领,都只受她一人指挥。

从这之后到每一个国家要做的举动,外交的方阵,甚至应对国与国冲突时的战略,几乎都要由她一人来决断了。

俞星城站在宝船甲板上的最上层,望着远处的海平面。

天津卫就在不远的身后,锅炉发出更加轰鸣却也更高速的响动,她仰头瞧见鲸鹏从大沽口山崖附近起飞,钢铁飞翼微微转动,大量白色蒸汽化入松软的云团,鲸鹏似乎跟上了船队离港的速度,在湛蓝的天空中编队成型。

甲板上,水手们穿着箭袖短衣的军装,都强制修剪了更适合船上生活的短发,在哨声中收起沉重巨大的船帆,只依靠着汽船飞转的铁质螺旋桨,向前逆风航行。

她把新皇即将登基,一切不安未定却又欣欣向荣的大明甩在了身后。她知道,那里建设起了无数的工程学府,无数的官塾私学,还有文官缩至当年一半而六科扩招的新科举。

她知道,还有太多生活如千年前一样的农民,有剥削的工厂,有穷苦的底层,有许多的心怀鬼胎,有许多的利用规则,不公欺压。

但她知道那里会有许多孩子诞生后都有着或好用或不好用的灵根,或许会去学些字而后进厂做工,或许会读书好去银行去各地财户部,甚至早早学了英文立志做海贸声音。

而远处呢,还有着群龙无首的印度,有战乱频发的苏伊士河两岸,有被即将惨烈瓜分的奥斯曼古国,有陈腐却也激荡革命的地中海北岸,有拼搏敢干即将出人头地的合众国。

有不敢得意,不能自满的险恶形势。

有流动的,多变的未来。

她只是深吸了一口海风,听见某个大妖怪的脚步声,他挤过来,手也扶着栏杆:“哎呀,我这次总算是可以光明正大的跟你站在一块儿了!不用再穿裙子,不用再扮丫鬟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