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就乔家大院电视剧与小说本身而言,也有诸多不同之处,除了某些情节设置与人物性格展开不同以外,前者注重戏剧张力,后者注重人文思考,但两者对于历史本原的探索却是殊途同归的,对于人文历史、商业伦理的探讨也是息息相通的,以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个人际遇与家国之思,在电视剧与小说中得到了更深意义的体现。电视剧通过声画影像的辉煌呈现,小说通过“内心”文字的淋漓展现,共同建造了乔家大院的独特晋商历史。虚与实,浓与淡,白描与重彩,影像与笔墨,如同对乔家大院这一古老建筑多面视角的交融与互补,从而使乔家大院更为立体丰饶。作为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馆长,我忍不住想说,大气磅礴的乔家大院电视剧与厚重悲悯的乔家大院小说,再加上占地8700平方米,以其独特的建筑语言立足晋中的乔家大院群落,共同对百年晋商以义制利、诚信不失、人心不偏、公道长存的独特商业道德与商业伦理,对百年晋商和以直、健以稳、文而质、博而精、大而弥德、久而弥新的文化与历史给予了崭新的诠释。
在这里必须提到乔家大院制片人孟凡耀先生,他是一位敬业而优秀的影视工作者,曾经荣获全国十佳制片人称号。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拍摄过程中,他深深感到以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能够纵横天下数百年之久,有其特定的、深刻的道理;晋商之所以衰败,也有其深层的具体原因。认真吸取晋商兴衰成败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们今天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他在筹拍电视剧的同时,又筹谋策划将长达45集的乔家大院电视剧本改编为小说,并多次南下上海,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张晓敏社长、唐克敏副总编以及新闻出版界包明廉、周蓓等人的关心和支持下,这部小说终于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播出之日顺利出版。可以说,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的收藏从此又添“双璧”——乔家大院同名电视剧及小说,因此,我必须对玉成此事的以上诸位表示衷心谢意!
本书付梓前,孟凡耀、朱秀海邀请我写篇“后记”小子何德何能敢膺此任?然而其毕竟是反映乔家大院的事,不好推诿,只好班门弄斧,略述感言,献丑之处,敬望读者原宥。
本书以及电视剧本创作,承蒙乔氏后裔乔燕和女士、当地耆老多方提供素材,在此一并致谢!
山西省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正前
2005年12月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