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嫡长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大明嫡长子 第566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这话一问,稍微为他争取了一下。

边上的锦衣卫也都经验丰富,他们听得懂的。林庭(木昂)的身份,更是他们早就查过的。

不过身在局中林庭(木昂)其实已经呼吸急促起来,“上……上差,部堂,这个,这个数是赵同知所呈,下官问过一句,是否和各县核验,他说,都……都对得准的。往年也是这样报,所以下官才同意的!”

“赵同知?”锦衣卫发出疑问,“应该在吧?”

“在的,在的。”

费宏让人去找。

不一会儿就有个留八字胡的中年男人慌不跌的过来下跪,“下官赵宇,见过上差,见过部堂!”

锦衣卫差人把事情又说一遍,然后问,“你在此位置有几年了,这个事你应知道吧?”

“是……是!这个数,是前任知府田若富所定!”

林庭(木昂)这么一听自己还有救,便急问:“你既然知道为何不与本官禀明?还有那田若富为何虚报?!”

赵宇缩在角落里,委屈达到顶点,“此事皆因前任巡抚陈泰,不止是淮安,他也暗示其他府、州多报。田若富一直在找机会巴结他,更加不会在此事上违逆。想着二十四万亩,改成二十八万亩,也没有多大差别,那么大的田地,应当不会有人一亩一亩的丈量。于是就……于是就……

上差,部堂!下官所讲句句属实,此事皆是陈泰要求,他是上司,我们做属下的岂敢违逆他意?此事还请上差明察。”

这种求情林庭(木昂)都看不过去。

“可你正德四年,还是这样报了!”

赵宇哭诉,“下官是觉得,数字忽然下降太过明显,倒不如就写得和去年一样,反不容易看出来,也能省却一桩麻烦事……”

“可现在却成了更麻烦的事!”

锦衣卫才不管这些,听他们演了这么久的戏都听腻了,“费部堂,谎报民情数据最为陛下所不忍,这个人我们得带走。至于林知府……”

锦衣卫不是不敢抓人,但是林庭(木昂)是林瀚的儿子,真要捅上去,他们也不知道会不会让皇帝为难,因为捅上去就有一种逼得皇帝不得不处置的感觉。

而且费宏的意见也可以听听,所以问了一句。

费宏道:“今日之事,本官会在给陛下的奏疏中如实陈奏。林知府就算不知情,也有为政不细、过于疏忽之责,身为知府,丝毫不见为君为民之心。至于具体如何定罪,朝廷自有说法。”

“是,是。就听费部堂的。”

两方默契的把选择权给到皇帝。如果天子认为林庭(木昂)不可饶恕,那么他们也没办法,这桩案子到这个程度掩盖任何一个细节风险都很高,如果天子觉得他只是被下面的官员蒙蔽,那他们也给了皇帝选择的空间。

就是不管怎样处置,皇帝都有足够的理由,这样做起来,才叫聪明。

第六百一十三章 盛怒

进入到四月份以后,除了突发的案情以外,便是催促清理军屯的旨意全都到了边军将领的手上,各个新任的巡抚也迅速赴任,确保治下内地卫所的平静。

蓟州镇被兵部尚书齐承隧带兵从永平到遵化再到密云这样犁了一遍,原本这里的十来万军队说起来不少,但分散在各地镇守,面对朝廷精锐几乎没有任何办法。

杨尚义的人在前,麻斌领着锦衣卫在后,配合清理军屯的活命,然后在蓟州重新整编的过程中重新获得一个职位,不愿意或是被查出来阳奉阴违的先斩后奏。

确实会有些人不满,毕竟有个杀神,这事在京里都传得广,但那也得憋着。

清理军屯最困难是在起步阶段,一旦部分区域开始铺开,事情的真相逐渐展露在所有人面前,朝廷真的把三十亩或五十亩的田分到每户士卒手中的时候,局势又会逐渐平稳下来。

这事儿本质就是皇帝用强力的手段洗劫了一波中层军官,的确引来了叛乱,但后面这些军官也失去了作乱的基础。

于是朱厚照同意齐承隧班师回朝。

但麻斌却没有整队回京,他获得了几日休整时间,之后按照京里来的旨意越过宣府,去大同找王阳明,所做的事情当然还是一样。

另外,总督甘肃、宁夏、榆林三边的周尚文在圣旨催促之下加大了力度,严令各地加快军屯丈量工作。

随着矛盾的激化,四月六日,他接到军报,榆林镇几个卫所的将官围聚哗众,要求上面在清理他们名下屯田的时候至少留下五百到一千亩。

局势稍显不稳。

即便如此因事关兵乱,周尚文也不敢马虎,免得出了丑,惹来皇帝责备。

不过真要说大乱,他也不担心,王守仁就在大同镇和三关镇一带,他们两个,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这帮兵痞还能上天不成。

他这样一走,弄得陕西巡抚王琼只能半路改道,向北也赶往榆林。

西北春末夏初时冬日的寒意开始逐渐远离,层峦起伏的山脊上偶尔能见到几片绿意。

陕西巡抚有一点不好,便是头上还有个三边总督,就像王琼原来在浙江,也有一个浙闽总督。

在他看来,这个周尚文还真是有点意思,大明自宣德以后,渐由文官领兵,像王守仁、杨一清都是文官出身,只有这个周尚文,封了靖虏伯不说,还以武官的身份总督大明西北。

这背后,除了皇帝重视武将以外,应该也与此人能耐有关。

路上接近周尚文亲率的两万精骑时,王琼开了眼了,两座山谷之间,漫山遍野的战马和军旗,而人虽多,行军却不乱。

巡抚也有提督军务的职责,所以说他能感受到这支西北的边军与浙江那等内地卫所之兵的区别,这些人看着个个精悍,全然没有垂头丧气或是军容不整的情况。

周尚文也知道原来王廷相被调走,新来了个王琼。

他对这些人没多大感觉,只是按照正常的流程带着他一起去了榆林。

在眼下的朝堂上,他们都算位高权重之人了,相见之后一番客套自然少不了,随后王琼便说:“今年大朝会,周部堂必定已经知道了,陛下对军屯清理已下定决心,也因此,下官一天不敢耽搁,半路听闻榆林有事,便是固原也没心思去了。”

实际上,王琼比周尚文要大上十几岁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