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散去,邓绥和刘隆叹道:“实施容易,维持难。”
刘隆看着邓绥露出坚定而温和的笑容:“我会继承母后的政治理念一直支持下去。”
邓绥闻言,心中一暖,伸手抚摸着刘隆的头发,道:“我知道。”
刘隆抬头看邓绥温和笑道:“大汉至今已经积弊重生,母后你尽管放手去做,只要对大汉对苍生有益,无论做什么发生什么,我都会坚定地执行下去。”
邓绥微笑点头。为政者最怕什么?最怕人亡政消。大汉此时已经到了要改革的地步,再不改革,只怕结局比西汉末年更惨烈。
邓绥作为一个清醒的政治家自然预料能预料到这样的结局。现在改革还能徐徐图之,越晚越难改。
刘隆又道:“刺史虽然恢复旧制,但监察的关键还是在于得人。”
邓绥点一点头,想起了察举制,道:“今年孝廉的初试考核在九月份,明年二月复试。”
刘隆点头道:“我有个想法,只要通过初试,就保留复试资格。今年过不去,明年可以继续考核。”
邓绥道:“初试过于简单。”
刘隆笑道:“考核的人多了,自然要提高难度。就按照司空之前拟的规章分榜定录取的比例。”
邓绥道:“那就等人多的时候再举行,现在慢慢来。猛然提高初试难度,怕人心不安。”
刘隆觉得言之有理,又道:“母后,我想把初试和复试的主持人调换一下,尚书台负责初试,朝廷临
时任命的官员负责复试。尚书令千石,临时主持考试的官员怕都在千石之上。”
邓绥沉吟道:“尚书令官秩低,多为寒族担任,二公九卿二千石多为望族,怕有不妥。”
刘隆闻言,想了一下道:“这是我考虑不周了。我本想新添最后一道考核殿试,由母后亲自主持。”
邓绥闻言,纠正他道:“不是我,是我们。这个主意确实好,但现在察举人数少,初试复试对于孝廉来说已是麻烦,再加一层只怕他们不适应。”
刘隆点头,道:“先按这样实行几年,待这些人都习惯了再说这个。”
两人说完话,外面的雨渐渐小了起来。刘隆饭后回去时,温润的雨丝落在脸上,抬头看去,只见德阳殿在漆黑的夜晚亮起了暖橙色的光芒。
刘隆嘴角弯起,下意识地回头,崇德殿也如德阳殿一样亮着灯光,会心一笑。
“雨会停,大汉会好起来的。”刘隆仿佛自言自语道。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