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缘幻世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十章 万事如空又如真(3)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李世明想起往事,只觉得好笑。

    为了加强对江淮的控制,修建大运河,这倒是善举,颇有远见,但是杨光似乎没有想到国力,没有想到百姓的承受能力,从古至今,难道没有人看出修这大运河的好处么?不是,但凡有大好处者,必有大风险。

    大运河修成了,但那些困苦不堪的底层百姓,恐怕对他这个皇帝已经是恨之入骨了。这条大运河,白白便宜了大汤朝。

    亲征吐谷浑也就罢了,毕竟西北的那些蛮夷,不打是不成的,而且,那时大綏国力甚强,有这个能力将吐谷浑打趴下,炫耀武力,震慑四方也是必要的,但是,错的是不该滥用武力,打完吐谷浑,又征讨高句丽。

    高句丽窃据辽西,使金瓯不全,又夜郎自大,的确也该征讨,但不应是这个时候。大綏已经不是征讨吐谷浑时的大綏了,民生凋敝,修养生息是必须的。

    可偏偏这位陛下却是一个急性子,等不得,为了树立自己威信,执意要打高句丽。高句丽是那么好打的么,北方苦寒,可用于作战的时间只有区区四个月,这四个月若不能灭掉高句丽,就只有退军一条路了。

    四个月的时间,从大綏的边境到高句丽的王城下走个来回都难,在没有万全的准备之下,这位轻率的皇帝,大笔一挥,宣诏出征,而且还召集了三十万兵马,七十万民夫。

    讨伐区区一个高句丽需要这么多兵马么?这些兵马出动,要准备多少粮草?光是后勤,就足足能将大綏压垮,事实也正是如此,三十万精锐虎贲,不是战死在疆场,而是饿死在大营之中。

    维持大綏统治的柱石松动了,大綏内外无数只饿狼都紧盯着大綏这只疲惫虚弱的老虎。

    可是这位皇帝还是个死心眼,再征高句丽,结果不言而喻。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

    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一曲《无向辽东浪死歌》动摇了民生凋敝,民怨沸腾的杨氏江山。

    杨轩感在诸多门阀的支持下起兵了,断了远征军的后路,迫于无奈,征伐大军无功而返,平息内乱,第二此征讨无功而返。

    一时间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纷起,天已然下大乱。

    大綏义宁元年,李世明终于劝服了父亲李元,在晋阳起兵反綏,统帅大军攻入长安,又东下洛阳,于三王陵伏击击败了大綏朝最后一根支柱大将段沓,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便协助父亲李元彻底击垮了强大的大綏,登基做了皇帝,国号大汤。

    在此之后,他继续征战四方,建下无数赫赫战功:破薛巨,浅水原之战平定陇西薛仁槁,消除了西方的威胁。击败宋金纲、柳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北方疆域。

    接着又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河南王事充和河北窦键德主力,后又重创窦键德余部柳黑闼和山东的徐元朗。

    大唐武德四年,父皇下旨准予他开牙建府,名为天策府,又建有文学馆,广罗天下英才,已经有了足与太子李建尘相抗衡的实力。太子李建尘与三弟李元集联手对付他李世明,其中明刀暗枪,你来我往,明争暗斗了不知多少回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