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病发现得及时, 处理得也够漂亮, 但这月余下来仍旧是对商贸的一大打击, 先不论个中损失,因此断裂的商路都要重新安排。姚氏在这一回里亦是损失巨大,本家那边的消息说姚言涛现在还没好全,族中前两日还上表愿暂时交出手中的差事休养生息……谁都不好过。
“说起师妹。”姚言成扶他跨过门栏,皱眉道,“先生可知三法司那边压着的案子如何了?她母亲如今尚在府上,陛下久未决断,怕是也觉得此事棘手吧?若是严惩,那是一定要将之牵连进去的!即便天恩在前,一世骂名也难消啊……”
“我这几日也在考虑此事。”崔德良深深叹息,“内宅之事外男本不便插手,但时至今日……唉,罢了。半截入土之人,在乎那点身后名作甚呢?若能为你们这些小辈涤清浊浪,也不枉这余下的年月了。”
姚言成闻言微愣,这番话的意思便是不论咸诚帝究竟作何想,崔德良也是要插手将人拉出来的了。他随之叹息,正想说些别的,侧耳忽闻脚步声渐近。
“阁老,姚大人。”潘彦卓见到他们停步,微微躬身,“下官奉薛大人之命,来给阁老送户部核算过后的详报。还有这几样,是阁老叮嘱下官务必细究的册目。”
姚言成回礼,接过他递过来的文书,“修文辛苦,也代我等谢过薛大人及户部诸位。”他侧身双手碰上,恭敬道,“先生,请过目。”
崔德良打起精神,目光在潘彦卓身上多流连了片刻,点头道:“几日前方提的,的确辛苦。户部如今添一个你,薛虢过几年倒也能安心隐退。”
别的不说,这几年登科入户部办事房的,就没一个在查账上办得比潘彦卓漂亮的。他不恋权又肯做事,在旁人眼中看来往上提是迟早的事。崔德良知道他多少藏着事,但只要尚未做出危及社稷之事,在他看来此人便还能用,不能因噎废食。
潘彦卓含笑不语,他将东西带到,正想开口作别,背后却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崔德良自然也是听见了,此处未经允准疾行是为失仪。他微微皱眉,抬步正想迎上去喝止,便瞧见来者扑通一下摔在他跟前。
腰上的牌磕落在青石上,上边属于大理寺的纹样清晰可见。
小吏来不及管青肿的额头,急急道:“阁老!李大人命小人前来急禀!大理寺外有人鸣鼓称冤……称的是、是柳氏一族违逆天听!”
“柳氏?”姚言成错愕道,“不对,是柳氏李驰全也该先报卢寺卿和御史台,怎么反倒让你来内阁?”
潘彦卓目光冷凝,忽然道:“称冤者何人?”
小吏扶稳帽子,犹豫着看向崔德良,颤声道:“是……温少卿之母,康乐伯府的女眷,温氏。”
姚言成蓦地愣住,他不由转头去看身侧的崔德良,可甫一转头,适才捏在手中的那份详报便复而被塞入了他怀中。
阁老提衣下阶,沉声道:“带路!”
“先生!”
这声唤飘散在风声里,而崔德良已经消失在了拐角。
大理寺外已聚集了不少人,此时正是早间热闹的时候,商贩走街串巷吆喝,临近大理寺的那条街上都是车马骈阗。
前段时日京兆尹府的鸣冤鼓敲得人身心俱震,现在说起还历历在目,哪成想又来一遭,这告的还都是一家一门,叫人闻之更是私语声四起。
李驰全在门前来回踱步,说破了嘴皮子也没能让温诗尔起来说话。他汗湿了后背,一面觉着自己这回是被架在火上烤,一面看着妇人那张形似温明裳的面容又在心里觉得不能对不住同僚,一时间如芒在背。
“夫人还是不要为难在下啦!”他仰头望了眼渐烈的日头,对着温诗尔蹲下,苦口婆心道,“您有冤屈自然是要入内现将诉状呈上的,跪在门前算哪门子事儿?莫说旁的,您想想温大人,她若是知道指不定多难受呢!莫要让我难做啊……”
温诗尔向他温和一笑,道:“妾谢过大人记挂,然此事重大,主事大人未至,妾不敢轻言。”
李驰全抚掌嗟叹,招手唤来差役,“去请寺卿的人的还未回来吗?”
差役忙摇头,道:“大人,此时路上人多车马定然难行,咱们的人都还未回来,但应是在路上了!”
“多派些人去街上盯着!”李驰全牙关紧咬,又看了看周遭围了一圈的百姓,只能硬着头皮先上前去,“诸位——!”他抬手做了个下压的手势,高声道,“先散了吧!凡鸣鼓者,冤屈官府自会查办,尔等堵在此并无他用啊!”
他指向头顶的烈日,又道:“诸位瞧一瞧这天,暑气盛极,闷得很,堵在此若是叫这位夫人因此晕厥该如何是好?下官在此保证,我大理寺定秉公执法,绝无包庇之意!还请自行散去,莫要惊扰公堂——”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