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骂道:“闭嘴!”
一语未尽,他自己都忍不住将手中的青玉如意打了个粉碎:“世上怎会有这种女人!”
张允嘟囔道:“谁说不是呢,做女人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旷古绝今了。只是,她真的能行吗?”
杨玉一时语塞,半晌方道:“心学的革新,就是她做的。”
这是绝密中的绝密。张允听罢已是魂飞天外,他这才把前因后果串联起来:“‘天子以天下为家’这个由头就是她给的。那她为什么……敢情这所有的乱子,都是从她那儿起。这全部都是她的局!她是故意设了个套子,让我们去钻啊!可她,她图什么啊。皇爷都这样了……她还有什么不如意的?”
杨玉呸道:“咱要是能弄明白,估计也离疯不远了!”
他长叹一声,摩挲着扶手:“只盼人家是艺高人胆大,而不是人傻头又铁了。”
锦衣卫和东厂就是这样怀着忐忑的心情,过完了这个年。不求李越能收拾残局,只求她能以声望背背书,大家说和说和,各退一步算了。谁知,她一上来比他们闹得还离谱,直接把内阁首辅都给抹没了。这他妈到底是说和,还是在拱火,她不是真的疯了吧。
是以,龙舟之上,杨玉听到月池虚情假意的关爱,忍不住阴阳怪气:“哪儿的话,都是我们不争气,还得劳您百忙之中,出面斡旋。只是,您这一步取而代之,未免太出人意表了些。”
船外,鸟鸣啁啾,月池抿了一口茶:“有吗?”
老刘颤颤巍巍开口道:“爬上去容易,坐稳却难。别忘了,您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女子永远是女子,她永远无法名正言顺地掌权,地位始终建立在弥天大谎之上。
月池叹息道:“就像你一样?”太监永远是太监,即便有机会,也无法挑大梁。
刘瑾面上的血色在瞬息褪得干干净净。张文冕终于忍不住开口:“您是有意再完善心学?”
月池一愣,她忍不住笑出来:“还能怎么完善?你们的主子要专制,底下的人要分权。我能颠倒黑白一时,却不能指鹿为马一世。”
这下,连张允都坐不住了:“那您的意思,是咱们还得继续斗下去?那佛朗机人怎么打,地方豪强又怎么办?”
月池挑挑眉:“即便你们有意内耗,我也不忍坐视这大好局面,崩于内乱之中。”
刘瑾无言以对。他人老成精,早在镇守中官第一次碰壁时,就意识到他已经落入陷阱。李越没把自己“阉”干净,所以被皇爷拿住把柄,不得不受制于人。而他,他已经被“阉”了那么多年了,没想到居然还是被人抓住了软弱之处,一击即溃。这些日子,他始终在想,李越会如何看待他这不顾一切的疯狂,是笃定,还是讥诮。这么一个老太监,半只脚已经迈进土里了,居然还不肯认命,活该被她玩弄于股掌之间。
可今天,他终于见到了她了,却在她眼中看到了他最不想要的东西,那是深深的怜悯。她有什么资格可怜他,他的今天,就是她的明天。他们都不想认命,可那又怎么样呢?
老刘幽幽一叹:“你盘不活这局。如你所说,冲突已经无法调和。你此时下场,也只会落得个两面不是人。”
月池摊手:“不试试看,怎么知道呢?”
刘瑾嗤笑一声:“你能拿什么去试?”
月池言简意赅:“资源。”
杨玉一头雾水:“什么资源?”
刘瑾已经会意:“又是以财揽人,你以为我们没试过,这根本不顶用。”
张文冕无奈:“都是饱学之士,谁会以长远之权换眼前之利。”
月池不由莞尔:“那或许是,你们给得还不够多。”
杨玉都被气笑了:“您这摩诃园,都快赶上紫禁城了。我们倒是想给,问题是从哪来呢。”
月池拿出了一个旱罗盘和一张标绘清晰的海图:“当然是从新天地来。”
杨玉顺着她的手指望过去,在赤道以南,在原本一望无际的的海上,却标注出一块崭新的陆地,上书了三个大字“大洋洲”。
他的双手都忍不住颤动:“这……这是……这怎么可能?!”
张文冕已是眼含热泪:“大洋洲……这是一个新的大洲?!除了五大洲,居然还有一个大洲!”
月池颌首,她轻描淡写道:“不止如此。倭国大名大内义兴在去年三月开掘出地下的银矿脉。他们允诺献上开采后一半银矿,向大明求取精炼技术和帮助大内家独占银矿的支持。我同意了。有了银矿为保障,我们便不再需要向海外大规模吸纳白银,可以适度换些更宝贵的物资,比如更多的黄金、宝石、良种、技术和人才。”
她每说一个字,眼前四个人的呼吸就沉重一分。一个新的银矿和一个新的大洲!张文冕勉强定了定神:“虽有海图指引,可远水解不了近渴……”
月池摇了摇手中的旱罗盘:“船队近日就要返航了。听说,当地部族也很喜欢我们的商品,而他们本地则盛产白铜、黄金、珍珠、檀香木和海参。”
众人皆是一窒,已是张口结舌。月池扑哧一声笑出来:“你们不会以为,这几年我就躺在家里逗狗吧。”
矛盾无法调和时,可以试着从外获取厚利,来化解内部的冲突。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谁会和财过不去呢?如果一部分财砸不动,那就再加上一个大洲和一个银矿。砸得多了,就能引起质变了。
第414章 从来系日乏长绳
我华夏泱泱大国,最不缺的便是能人。
这惊喜太大、太突然了, 突然到众人都觉得如梦一般,只有深深的茫然,反而没有多少发自内心的喜悦。而茫然褪去之后, 就是怀疑。
第一个发问的竟然是锦衣卫副指挥使张允。他道:“敢问李阁老, 这么宝贵的海图,不知从何而来?”
月池道:“自是先辈所留, 后人再完善。”
杨玉故作诧异:“先辈?我们竟有这种有能为的先辈?”
月池闲适一笑:“这有什么稀奇的。我华夏泱泱大国,最不缺的便是能人。汪大渊,字焕章,元时人,祖籍江西南昌, 于至顺元年首次出海,前后共花费九年时间, 周游两百多个国家,其中就有大洋洲。他所著的《岛夷志略》有两节详细记载了大洋洲的风土物产。【1】只可惜,世人知此书的寥寥无几,更从未深入研读,最后反倒让我捡了这个大便宜。”
杨玉倒吸一口冷气:“至顺元年出海……那不是距今一百多年了。我华夏子民一百多年前就发现了新大洲,此事竟然还未宣扬开来?!”
月池放下茶盏:“汪大渊虽登上大洋洲,却只当这是世界之南的一个大岛而已, 当然没有引起轰动。再加上海关既闭,谁还会关切外洋的境况。”
张文冕与刘瑾对视了一眼, 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怀疑。汪大渊本人都不知道这是一个大洲,那李越是怎么知道的。只是,她既敢将此人的名姓说得如此清楚, 想必是早已做足了功课, 倒不如换个方向再探。
张文冕先拍了一句:“也唯有您这般博学多识、心细如发之人, 才能做到如此地步。只是,海上航行和大量运输又不一样……咱们的船也能经得起常年远洋的风浪吗?”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