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幽道長思索片刻,而後接道:「你阿娘曾來找過我,說要帶時宜私奔。」
「啊???」
第77章
自那日爭吵過後, 葉青梧憤然離開,第二日,姜家家主就將姜時宜轉送至寧家書塾念書,葉青梧難以知曉, 這事是姜家家主一人的主意, 還是姜時宜主動提出。
她只知姜時宜連句話都不曾留給她,便收拾東西離開國子監。
矛盾加劇, 裂痕更深, 曾經親密無間的汴京雙珠, 終究還是成為過去,從此有葉青梧的地方,決不可能出現姜時宜,有姜時宜的地方, 葉青梧轉身就走。
就這樣過了兩年,時間飛逝來到大梁至德十三年。
這一年,大梁皇權的爭奪越發激烈, 各黨派不再遮掩,爭鬥都被擺在明面, 就連百姓都會在街頭巷尾聚眾討論, 分析著各種已經明晰的局勢。
也是這一年,葉青梧分化做坤澤, 姜時宜定了親。
這親事算不得姜家所願, 只是跟隨的三皇女施壓。
隨著其他皇嗣的起勢, 曾經占據優勢的三皇女逐漸不安, 生怕弟弟妹妹如同對待太子一般, 合作將自己拉扯出局。
於是,她將目光放在了一直未站隊的寧家身上。
當時的寧家雖不如姜家, 可也深得天下文人的稱讚,在未有國子監之時,這寧家書塾便早已形同國子監一般,收納各地學生,給予寒門學生一定的優待,那時的官員大多都出自寧家書塾,號稱是寧家門生。
直到國子監的成立,寧家才自願將書塾關閉三年,之後也只招收本家子女和少數其他家子女。
雖如此,寧家在大梁文人之中,仍具有極高的地位。
也因為此,姜家為拉攏寧家,不惜忽略姜時宜的感受,直接定下親事。
次年,姜時宜為拖延婚事,以修道祈福為藉口,躲入長生觀中。
也是這一年,葉青梧終於放下曾經的怨念,孤身一人騎馬趕來。
她想帶姜時宜離開。
那一日的姜時宜並未見她,只央求母親出面,讓葉青梧早些下山。
可本該冷著臉將葉青梧趕走的姜夫人,卻被葉青梧說服了。
她並非一時衝動,早早就想了全部,只要姜時宜隨她離開,她們按照葉家軍曾經探索出來的近路,快馬加鞭,只要半個月就能抵達北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