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災難求生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中午休息了二十分鐘,隊長收到消息,一群人又再次出發。

他們換了片地,水面上飄著許多小物件,有紙有筆,還有各種實驗室儀器。

王永頓時響起了加入海上救援隊時,六區的管理人員說得話:「粗略估計已經有五艘大型輪船與管理中心失去聯繫,其中一艘正是研究院的科研船。」

王永隨手撈起漂浮紙張,上面的字他都認識,但連在一起就讓人看不懂。

此時隊長已經報告了這裡的情況。

王永將濕潤的紙張展示道:「大家把這些紙撿起來,可能是科研資料,潛水能力好的和我下去看看。」

他跳入水中,後面跟著七八人。

向下,向下。

光線越來越微弱,隊長打開了今早領到的潛水電筒。

眾人終於看見了科研船的全貌,船身靜靜的躺在街道上,周圍的高樓許是被下沉的輪船砸到損壞搖搖欲墜。

他們游至輪船身邊,幾個人承受不了水下的壓力以及游出海面。

四人相對,隊長做了個手勢,大家一起進入傾斜的輪船。

於此同時,擁有更加專業設備的救援隊也匆匆趕來,一個又一個的潛水員跳入水中。

而王永他已經進入了船內,屍體大都臉色痛苦,浮在各處。

一個穿著研究服的老人的屍體手中緊緊的攥著一個密封的文件夾,屍體安詳的浮在水中。

王永按住屍體,他終於看清楚了研究服上的名字—謝華玉。看見名字的那一刻,王永的大腦空白一片。

謝華玉先生:研究院海洋動物研究所的領軍人物,也是新物種魚類研究的帶頭人。

關於國家下發的不同新物種魚類對人類身體影響的具體數值以及最大可能的利用新物種魚類的方法都是由他所領導的隊伍研究得來。

這位七十多歲的老先生是人們心中的定海神針,如今他因為海難過世不知道又會引起怎樣的恐慌。

王永將謝玉華的屍體帶出水面,他曾想取下他手中的文件夾,可是老人攥的過緊,王永是掰也掰不動。

他將屍體放在船上,氣氛陷入沉默,而後斷斷續續有哽咽的哭聲響起,尤其是隊長,這個北方糙漢子,哭的不能自已。

科研船的後續打撈工作被人接管,在場的所有人都收到了封口通知。

救援工作結束後,來自不同救援隊的十名志願者因為在搜救過程中表現突出,榮獲三等功,同時被國家大肆宣揚,王永就是其中一員。

當下正是樹典型的時候,除了一塊獎牌外,王永也得到了豐厚的獎勵。

……

有了這次教訓,研究院改進了海水探測機器,現在已經能過準確的預警海水的變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