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讀心:聽到小公主心聲後暴君慌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大家認為應當『仁』還是『不仁』,今日便分為兩派來談辯。」

學生們迅速地交換位置,往自己支持的觀點處走。

看得出這夫子肯定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

貝婧初迷茫地站在座位上,左看看右看看。

「殿下為何不去?」

「先生,我......我也不清楚自己的觀點是什麼。」

夫子並不責難:「無妨,人皆有茫然之時,進學本就是授業解惑之用。」

「殿下既然不解,便跟在老夫身邊,一起看他們玄談吧。」

下邊的熟人里,最醒目的就是雷念兒和貝鈐,站到了「不仁」一派。

周歡酒站到了「仁」的一派。

兩邊誰也不服誰,各有論點,討論得很激烈。

但也有人被說服,產生動搖,當場投身敵營。

學堂比街頭小巷還熱鬧,充斥著學生們的活力朝氣。

夫子看著下方的一切,帶著超然的和藹淡然。就像一隻老鷹,看著巢穴里的幼鳥們嘰嘰喳喳。

貝婧初問他:「先生,您的觀點是什麼呢?」

夫子輕笑一聲:「站在什麼樣的位置,就有不同的觀點。」

「殿下有沒有發現,支持『仁』的學生,都是站在了百姓的立場上?」

「這沒有錯。」

「誰不是世間的芸芸眾生?」

「但這裡不仁的,是天地,是聖人。」

「天地很好理解,但殿下知道聖人是什麼嗎?」

聖人?

貝婧初調出了自己腦子裡的一些常識,但總覺得沒這麼簡單。

她不確定地問:「是古來先賢?」

先生讚嘆道:「古來先賢,自然也稱聖人。」

「但殿下似乎忘記了,現在活著的也有聖人,且只有一個人可稱作聖人。」

「誰啊?」

「您的父親,當朝的帝王。」

「帝王也被稱作聖人,只是我們甚少這般喚之。」

「若為帝王,觀天下百姓,自然就不能如常人那般。」

「那要哪般?」

對於貝婧初的許多為什麼,夫子沒有一點不難煩,他問道:「殿下似乎還未讀過史書?」

貝婧初點頭。

「你日後讀史書的時候,或許會發現,評價一個君王的成功與否,不是看他多麼的仁德、善良、慈和。」

「不是看他是不是品行無暇,有沒有做過壞事。」

「看的,是他在位期間,領土擴張了多少?」

「人口戶籍增加了多少?」

「國家繁榮了多少?」

「您說,像不像牧場主?」

「看他的財富,就看他圈養的土地擴大了多少?」

「飼料豐美了多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