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萬人嫌離開後他們後悔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那把琴被毀後,席余馥又讓名師給他定製了一把。

雖然也是定製,但定製過程中同制琴師的溝通,並沒有讓郁尋春參與。

席余馥一手包辦了一切,將琴送過來時,特別給他強調她為了這把琴花費了多少心血。

如果說第一把琴,因為常年的相處而有些感情。

那麼第二把琴,對於郁尋春來說僅僅是一把能拉的琴而已。

即使它出自名師之手,即使它價格不菲,即使席余馥為此費心頗多。

但他沒辦法對這把琴生出什麼愛護之情。

就連後來出國,加入學校的交響樂隊,他也寧願自己去買一把普通的大提琴。

再然後就是前段時間在這把琴製作期間,隨手買來過渡的琴。

算起來,這是郁尋春第五把大提琴。

但很不一樣,光一眼,郁尋春就知道那是屬於自己的琴。

和席余馥沒關係,既不是叛逆,也不是過渡。

而是一把真真切切地屬於他的琴。

他安靜地擦弦、調音,搭上琴弓。

郁尋春看起來很平靜,但握住琴弓的手卻有點抖,很輕。

很難去形容這種緊張,不是對琴,而是這把意義非凡的琴,好像代表他徹底走出了席余馥的控制。

郁尋春並不討厭大提琴,即便他從小在這上面吃了很多苦。

發著燒要練,手指磨出血要練,怎麼哭都要練。

席余馥的目標好像是要將他培養成知名的演奏家,但她又矛盾的不允許郁尋春在這條路上深造,而要求他去學金融以便日後繼承家業。

即使如此,她也不允許郁尋春荒廢大提琴。

出國的機會是郁尋春據理力爭得來的。他可以學金融,但他要去自己選擇的學校,他考了全球排名第一的大學,席余馥沒有理由不讓他去。

在他被禁止玩音樂到出國前的那兩年時間裡,是郁尋春最沉默的兩年。

為了防止他再出現那種脫離掌控的情況,家裡的書桌上出現了攝像頭,學校里他無時不被老師盯著,晚回家一分鐘,也會被沙發上的席余馥質問。

在郁尋春厭惡這種讓人窒息的家庭氛圍,恐懼著強控制欲的母親,掙扎著想往外跑的時候,陪在他身邊的也只有大提琴。

他將所有的空餘時間都用來拉琴,就連他最沒有感情的那把琴,也曾經敞開懷抱保護過他。

所以郁尋春不討厭大提琴。

相反,如果只能帶一樣東西進墳墓。

放在以前,郁尋春一定會選大提琴。

以前的琴,多多少少都和席余馥有著關係。

但現在,以後,未來,他的琴都不會再和她有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