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臣賊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帳內從將軍到親兵再次全都看他:……統帥又要拿死王八燉湯了。

「鱉」一肚子壞水。

鄯庸關守軍即刻進入備戰狀態。

果然如李爻所言,不過半日,斥候與避役司前後兩道急報傳來:

鄯庸關外五十里有羯人大軍前來,尚不知將領是誰;

昨夜奧單越獄了。

李爻自嘲:昨兒還罵大王子做事不夠狠絕呢,我真的是……烏鴉嘴。

「掛帥之人八成是奧單,給擱古大王子發國書,問他是否要棄毀信約,再給他三日為限,讓他管好自家兄弟,若是管不了,我就替他管了!」

當然,李爻眼下不去信安城不代表往後不去,他身為軍中統帥,必要看清形勢。

他發散地想,政務邊務均是牽一髮動全身。

羯人此番圍城發檄文,倒是給遠在都城的趙晟一個反制趙晸的機會。

只是不知他要如何利用。

與此同時,信安城已經經歷過一輪羯人的示威攻擊。

若要圍城,兵力至少敵守軍三倍。

黃驍正面防禦,為免士卒恐慌,又命精銳前鋒自城西繞路而出,突襲敵軍側翼,不打人,只毀輜重軍備,得手便由城上掩護回撤。

此番實效甚微,但軍心士氣因此堅實不少。

信安城曾是獨立的諸侯城,自身防禦工事完備。單說城門便有六丈厚,木門內鑲青銅筋,需要機械助力才能打開;遠攻武器如毒箭、火油、投石機,近防如狼牙拍、夜叉擂、塞門刀車應有盡有,就連城樓上,都有支摘重盾,可說堅如壁壘,無懈可擊。

羯人也明白攻城不易,來招惹片刻,空射幾箭,展示過自家人多勢眾,又向後撤開了。

事態暫時安穩。

但城中高階軍將多是明白的,這是暫時的。糧倉被燒,羯人根本不用來犯,只要圍城不撤,援軍不到、決策不出,信安城被圍死是早晚的事。

景平突然想起早年間跟李爻說過,應該在外城墾田,農兵合一,如今倒只來得及馬後炮了。

府衙內,眾人分析戰局。

「眼下羯人是什麼兵力排布?」蓉輝郡主問,「我一路過來,發現從蜀中到信安其實有很多小路,他們總不可能將路全都堵死。」

「這兩天我細看過地圖。」

三十而立,十五半蹲。趙岐正在半蹲的年紀,路沒多走,書沒少看,他到沙盤邊沉吟分析,「小路通傳音訊尚可,運糧屯兵卻不能,且蜀道崎嶇,老師曾教我『守城必立寨』,信安城因天災無法在周邊立寨,於敵軍而言是天時地利,老師調遣的兵力終歸比他們晚了一步,只怕會被敵軍以信安城為質,阻截在半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