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好!好啊,幹得不錯。」

李淵很高興,拍了拍李豫的肩膀。

李世民等人聽罷可算是放鬆了下來,李隆基更是長舒口氣,可算結束了,好在沒進一步惡化發展。

「接著說。」

李豫點頭:「大唐實乃內憂外患。當時先帝病重,張皇后欲廢我太子之位,好在李輔國等人率軍助我有驚無險的化解危機。但也正因如此,李輔國既有擁君之功,又手握兵馬大權,在朝中地位如日中天。我只能委曲求全,不敢動他。」

聽罷,李淵蹙眉回頭看向了李亨:「這都是你爹幹得好事,寵信宦官也就算了,還給他們兵馬!」

李亨立馬低頭,不敢說話。

李豫連忙說道:「還請祖上勿怪了,我後來韜光養晦,暗中積蓄力量。終於我找準時機,派人偽裝成盜賊,深夜刺殺了李輔國。」

「好啊,你比你爹強多了。」

李豫撓頭:「祖上過獎了。」

「接著說。」

「是。」

旁白哥:

唐代宗李豫,初名李俶。被冊立為太子時,他老爹李亨給他改了名,叫李豫。

改名似是成了唐朝的傳統。

順嘴提一句,李豫是自大唐建國以來第一個以長子身份即位成功的。

李豫是個比他爹有本事的皇帝,先是剷除宦官勢力,又是殲滅安史叛軍。

李豫一生沒有冊立皇后(活著的),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李豫是個痴情種,與原配妻子沈氏感情深厚。但沈氏卻是在安史之亂時,下落不明。李豫苦尋她數年無果。

二是由於武則天、韋皇后、張皇后等人例子在前,尤其是張皇后給他留下了心理陰影,心中有了芥蒂。

安史之亂結束後的大唐,依舊是滿目瘡痍,內憂外患。

先是唐廷為追征江淮地區賒欠了八年的租調,但饑民遍地,哪有錢給。袁晁揭竿而起,帶著饑民大軍起義。最後還是被鎮壓下來,袁晁被誅。

緊接著,次年吐蕃入侵。攻占了陝西以西,邠州以北的十餘州,更是強軍突進,一舉拿下了大唐首都長安。李豫匆促逃離京城,到陝州避難。

不過好在這時,唐朝大將郭子儀站了出來,與敵周旋,迫使吐蕃退出長安。李豫才又得以返回長安,後重賞郭子儀。

再後來,大唐的又一名將僕固懷恩,本是有功之將,但卻遭到宦官駱奉先的陷害,為求自保,舉兵反抗,結果自已兒子被部下所殺。

兩年後,僕固懷恩捲土重來,謊稱李豫已經去世,引吐蕃、回紇、吐谷渾等部總共三十萬人來犯,欲只取長安。

這時郭子儀再次挺身而出,但搞笑的一幕出現:還沒開始打,僕固懷恩自已在軍營里病死,嗝屁了。

郭子儀立馬說服回紇與唐軍聯合,後大破吐蕃,再次保下了大唐基業。

李豫有個小毛病,就是也寵信宦官。但情況要比他爹好得多。

對於飛揚跋扈,飄上天的宦官,是當殺則殺。屬於放任但不放縱。

唐初,鹽是實行自由販賣,不收鹽稅。後從李隆基開始實行國家專賣。李豫任命韓滉分掌財賦,韓滉為人清廉勤奮,嚴格管理,使府庫逐漸充實,但也招來一些民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