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變美後,我躺贏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趙青雲成功斬獲桉首。

一則,趙青雲的文章做得確實好,一手毛筆字更是寫得賞心悅目。

二則,院試確實不湖卷,所以,縣尊能夠將文章跟名字對上。

趙青雲?

唔,自家太太手帕交顧氏的兒子。

還是那個自己親自題字的趙家莊走出來的子弟。

家世清白,門風極好!

就是知縣自己,治下出現風氣這般好、堪為當世楷模的村落,也是政績。

在知縣為趙家莊題寫匾額的第二天,他的奏摺就送去了京城。

不知怎的,這麼一份小小知縣上報的奏摺,居然被人送到了御前。

聖人看了甚是歡喜,自己的子民有古君子之風,也表明他是盛世明君啊。

聖人一高興,就特意提了一句知縣的名諱。

然後,吏部也就記了名。

今年恰逢「大考」,吏部會對官員們進行大規模的考核。

若是考績在上等,知縣就能擢升啊。

崔太太的娘家在京城還是有些關係的,已經得到了風聲。

這一次知縣定能得個上等的考評,或是勝任上縣做知縣,或是去中下等的州府做知府。

知縣欣喜若狂啊。

在河陰縣待了兩任,他都沒有什麼亮眼的政績。

就因為出了個「積善人家」,他就被聖人都記住了!

知縣對趙家莊的好感,瞬間拉滿。

而知縣心裡更加清楚,趙家莊能有這樣的變化,也是因為有個節婦,節婦又有個非常聰明、會讀書的兒子。

很好!

趙青雲!

本官記住你了!

於是,年僅十二歲的趙青雲,不但順利考中了秀才,還刷新了本縣最年輕秀才的記錄。

神童之名,瞬間傳遍整個河陰縣,還有朝其他縣城蔓延的趨勢。

趙青雲的風頭一時無兩,直接蓋過了同期考中秀才的人。

比如季克己!

按理說,季克己能夠考中秀才,更為難得。

畢竟,他只學了三年,就能有如此成績,已經堪稱奇蹟。

「可惜,克己就年長了一歲!」

鄭先生十分惋惜。

只一歲的差距,季克己就輸給了趙青雲啊。

不過,鄭先生還是高興的。

因為季克己十三歲考中秀才,平了自己兒子的記錄。

那什麼,鄭先生的長子,不是自己教導的,而是由他的探花郎大哥親自啟蒙。

鄭先生一家離開京城這些年,鄭大伯也沒有疏忽了侄兒的功課。

不管自己在京里,還是外放地方,他都會定期給侄兒寫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