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變美後,我躺贏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5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顧母生她的時候,都四十二歲了。

大孫子都快一周歲了,擱在農村,妥妥的「老來得女」。

這樣的小女兒,一出生就註定會得到父母、乃至哥哥姐姐的疼愛。

所以,在重難輕女的農村,顧大哥都只是讀了兩年私塾,而原主卻一路讀到了初中畢業。

除了她自身愛學習外,也是因為父母寵愛。

原本,原主還想繼續讀下去,可惜,那時的學校早就亂了。

顧母呢,也因為意外去世了。

原主就從學校回家,料理家務,照顧老父親。

過了兩年,顧父從喪妻的痛苦中緩過勁兒來,便開始張羅女兒的親事。

他託了好幾個媒人,千挑萬選的,選中了常家。

常愛國的條件,確實非常好。

除了年紀稍稍大了些,幾乎沒有毛病。

至於年齡大,也不是大問題,畢竟在人的認知里,年齡大的男人,更懂得疼人。

至於常愛國是軍人,嫁給他,可能會兩地分居的問題。

常家也有表態:常愛國已經是副連長了,有家屬隨軍的資格。

等新媳婦過了門,婆婆稍稍教導些規矩,就讓她去從軍。

這樣的話,不但能夠解決夫妻分別的問題,興許還能給新媳婦在駐地找個正經的工作。

顧父聽了常家的回話,愈發覺得滿意。

就這樣,彼此相看了兩次,第三次便定了親事。

不到一個星期,原主就嫁給了常愛國。

常愛國是個不苟言笑的人,對原主也沒有太多的溫柔。

不過,原主可以理解。

在這個時代的北方,尤其是農村,男人都是這個樣子——

大男子主義,嘴笨,脾氣大,但靠得住,能夠支撐起門戶,為父母、妻兒遮風擋雨。

不說外人了,只說顧父,跟顧母感情好,顧母去世後,沒有再娶,而是竭盡所能的照看所有的兒女。

但,就是這樣的愛妻好男人,顧母活著的時候,也不曾主動的幫顧母分擔家務。

油瓶倒了不扶,吃飯連筷子都不拿,擎等著被伺候!

而顧父,卻已經是難得的好男人了。

他不打老婆,不賭錢不酗酒,自己省吃儉用,把錢都交給家裡!

原主的幾個哥哥,基本上也都是這樣的性情。

從小在這樣的環境長大,原主早就習慣了,對於常愛國的「冷漠」,也只當是他不善言辭、面冷心熱。

所以,原主並沒有覺得自己的這場婚姻有問題。

哪怕婚後第三天,丈夫就離家了。

哪怕結婚六年,依然沒能去隨軍。

哪怕自己剛剛生下女兒,丈夫就報了個剛滿月的孩子回來讓她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