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反派他爹佛系種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笑著點頭:「那就這麼辦,等春耕結束,本官就派人輪流傳喚各個村落,讓百姓前來按印祝壽。」

這是要暫等一等,等到春耕結束再弄壽禮一事,對百姓很是體諒。

趙夢成一臉認真的作揖:「多謝大人體恤,鄉親們定能體諒大人的苦心。」

黃縣令笑了笑,眉宇間卻多了幾分愁緒:「前些時候我將你書寫的豐產法送往了豐州,只可惜石沉大海,毫無音訊。」

趙夢成並不奇怪黃縣令會把豐產法子往上送,他拿出來的時候就有所打算,正是看透黃縣令有心為民,心中還有民生,才會選擇跟他合作。

「大人何必為此憂愁,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大人已經盡到本分,其餘不必強求。」

黃縣令嘆氣:「本官也知道這個道理,只是……」

「錢大人總以為豐州乃物產豐饒之地,百姓家家戶戶都有存糧,一年洪災不至於傷筋動骨,可他富貴出身,哪知道百姓的難處。」

黃縣令出身貧寒,是靠自己爬上去的,更能知道底層百姓的艱難。

「去年年末時候我去豐州有所見聞,家中有土地者也開始向地主借貸銀錢,家中無土地的佃戶,去年年末便開始鬻兒賣女,如今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情況只會更加糟糕。」

趙夢成一想就明白過來,豐州確實是魚米之鄉,百姓看似富裕。

但這些年來大周賦稅每況愈重,大周皇帝貪圖享樂,對各地民生不管不顧。

太平年間,百姓們尚且能咬牙堅持,但家中也沒有多少餘糧,更別提去年糟了大災幾乎絕收,朝廷不但不賑災免稅,反倒是繼續壓迫。

這樣的情況下,百姓的日子能好過才怪。

自古以來,農耕時代的百姓抗災能力都很低下,天災人禍下只有三條路,先吃餘糧,再等賑災,當這兩條路都被堵死的時候,百姓只能揭竿而起,暴力奪取一線生機。

趙夢成不知豐州情況,但也能猜測一二,從心底感謝黃縣令的作為:「幸好上河有大人您,總算能保一地安穩。」

黃縣令至此才扯了扯嘴角,笑了一聲:「也罷,本官位卑言輕,無能為力。」

黃縣令也是心底煩悶,無處可說,見著趙夢成才多說了幾句,原本也不指望他能有法子解決。

他拍了拍趙夢成的肩膀,誇讚道:「原以為豐產之法推行會難上加難,自古以來百姓都是愚昧頑固的,幸好有你在,我聽說附近幾個村落都做的很好。」

「大人謬讚,趙某隻是盡了綿薄之力,是上河鎮百姓信任大人,願意聽從政令,才有今日景象。」趙夢成謙虛道。

黃大人哈哈一笑:「你也不必太過謙虛,豐產之法原本就是你提出來的,本官會記得你的功勞。」

再者,那些法子想要落實下去也難,要不是趙夢成有白龍之名,在民間極有威望名聲,想要推行可不是一日兩日就能落到實地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