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理寺斷案實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夜幕低垂,坊門已合上,里坊的燈火點綴著千家萬戶,坊內的熱鬧還未消散,桑蓁懂事地收拾著碗筷,桑榆起身點上油燈,去了後院廂房。

姐妹兩住的房子是個兩進的小院子,前院較大,桑榆準備將它作酒肆來用,後院是她們姐妹兩人的生活場所。

按理說以她們的財力是住不了這樣好的房子的。

桑榆來長安的時候路過山南道,恰好趕上大雨,在客棧停留的幾天裡順手幫了一個客商,客商為了感謝她,得知她們遠赴長安之後,以近乎不要錢的低價將宅子租給她,這才有了這個好住所。

桑榆捧著油燈,推開西廂房的門。

後院房間很多,除了姐妹兩個各住一間臥房之外,還有一個書房和東西兩間廂房,桑榆將西廂房改作儲藏間使用。

廂房裡都是一些雜物,只有一側牆角放著幾隻酒桶,酒桶被封的很嚴實,靠近了能聞到一絲酒味。

這,便是桑榆之前釀好的米酒。

長安谷酒、果酒盛行,而且種類繁多,口味多變,像竹葉青、桂花釀、桑落酒等名酒都極為風靡,果酒則是以葡萄酒、甘蔗酒,椰花酒居多,只是果酒昂貴,不是一般的百姓能消費的起的。

民間以米酒為主,而米酒則分為清酒和濁酒。

清酒釀造時間長,酒精度高,勝在通透純淨,口感甜香醇厚,最是受文人雅士歡迎,屬於待客中的上等酒。

濁酒則釀造時間短,濃度低,工藝簡單,是最受歡迎也是廣泛的酒,一般人家都會買上幾兩小酌幾口。

桑榆釀的濁酒,既然是面對坊內的百姓,那必然要以實惠便宜為主。

釀酒的精髓是酒麴的製作,酒麴發酵不易,一般都是用老曲帶新曲。

好在桑榆自江南道來時隨身帶了老曲,倒省的她去買了。

米酒已經在溫水裡發酵了三天,桑榆輕輕掀開酒封,米酒的清香撲鼻而來,中間還夾雜著一絲酸味,釀酒材料和工藝的不發達時常會導致米酒中帶著點酸味,這也是大都酒類的常見病。

桑榆自小便泡在酒桶里長大,自然也聽過古法釀酒的小技巧。她從一旁的貨架上取出一包生石灰,解開後小心地撮了一點,均勻地撒在酒桶里。

酒酸味重,鹼可以中和一二,只是此時還沒有食用鹼,生石灰性鹼可以替代食用鹼的作用,這樣做出來的米酒不但純淨許多,而且更適合長久保存,口感更加清香。

接下來就等著它再發酵一天就可以了,桑榆重新將酒桶封好。

她對自己釀的酒還是有信心的,等到酒肆開門,她們兩姐妹的生計便可以緩和一二,公家飯還沒有著落,她可不想連飯都吃不上。

長安的美食還是值得期待的!

接下來的幾天,桑榆忙著安排自己前院酒肆的事情,打掃院子,定製酒望,桑榆帶著桑蓁忙的團團轉,好在這個房子原本就是用作開吃食鋪的,大部分布局還是可以用,像櫃檯,櫃架等都原樣不變,打掃乾淨就行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