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敘一把將他扶住,「你先冷靜下來,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與我說道一下,尤其是在高使臣被害的前幾日發生了何事,有什麼異常,都要細細說出來。」
「哎,哎。」常隨抹了一把眼淚,收斂了自己的情緒,他跟隨高淮遠多年,對他來說高淮遠是主子也是親人,自從高淮遠遇害後,他沒有一日睡的好的,心裡除了給他報仇別無他求。
可是他只是一個常隨,又是在撥汗那國的管理之下,他想做點什麼都做不到,本想著可以將夫人盼來做主,可轉頭一想,夫人一個婦道人家又能做些什麼呢?
好不容易挨到大理寺的人接手此案,常隨就像是被欺負了的孩子找到了可以傾訴的親人一樣,噼里啪啦地將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
高淮遠乃是關中人士,十八歲的時候高中進士,先帝見他長得貴氣方正,口才了得,便將他送到鴻臚寺,在鴻臚寺一待就是二十多年,期間出使過西域、高麗等數國,可是說是忠心耿耿。
如今,他已經到了不惑之年,這麼多年他一直在外奔波,幾乎很少回家,常年在外走動導致他的身體狀況很不好,這次出使撥汗那國也將是他最後一次外出了。
他早就想好了,等到這次回到大興之後,就向聖人請辭還鄉,回家陪陪老妻孫兒,這麼多年來他從未盡過一個兒子、父親和祖父的責任,如今老了,他想含飴弄孫,享受一下天倫之樂了。
所以一路上他都很開心,每到一處就會捎帶上特產,偶爾興致來了還會賦詩一首,以表達心中對故土的思戀和熱情。
就這樣,他們到達了大興的地界,眼看著距離長安越來越近,高淮遠也越來越興奮,用他的話來講就是有些近鄉情怯了。
他們原本會直達長安的,但是因為安和公主派人傳令,要求從醴泉縣路過,一行人不得不前往醴泉縣。
安和公主的車架落後他們幾日,他們便在醴泉停留了下來,高淮遠雖然心裡急切,但也知道自己身上兼帶著撥汗那國的責任,他便一心等著公主到來。
變故就在公主到達的三日後發生了。
那一日和往常一樣,高淮遠忙著聯繫鴻臚寺,商量著使臣覲見事宜直到傍晚才回來,阿思藍憐惜他終日為撥汗那國操心,便早早備好了晚食等候。
第一百三十一章:敬佩
說到這裡,阿思藍接過話茬,「因為鴻臚寺一直沒有安排我等進入長安,高使臣一直在疏通關係,其實他本可以不這麼做,但是為了兩國的安寧……我等感恩於他,便想著備上一桌好酒菜招待一番。」
常隨聞言點點頭,「是的,臨走之前,我家阿郎受到大君主的親見,希望阿郎能多為撥汗那國盡心費力些。」
崔敘心裡明白,高淮遠心中是有大義的,「那後來呢?」
常隨回憶道:「阿郎與將軍喝了不少酒,我擔心他身體受不住,便早早地安排他歇息了,只是阿郎心中有事,他房間的燈火一直亮到很晚。」
崔敘問他,「高使臣酒量如何?」
常隨道:「我家阿郎酒量很好的,他很少會喝醉。」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