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理寺斷案實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個時候的「月餅」叫做「月團」「胡餅」,相傳是當年張騫出使西域時,用胡桃、芝麻等物做成的,因此稱作「胡餅」,又因其小巧可愛,被稱作「月團」。

桑榆在江南的時候,還有一種稱呼叫「太師餅」,據說是為了紀念太師聞仲而做成的。

「你喜歡就先嘗嘗。」桑榆笑道:「等我們做好之後,也給他們送些。」

桑蓁眼睛一亮,小口地吃了起來,桑榆也給了丹娘一個,自己也拿一個嘗嘗,張家的月團做的很精巧,裡面夾了香甜的紅棗,吃起來味美甜軟。

「果然好吃。」丹娘咬了一小口,贊道:「回頭咱們也做幾個紅棗餡兒的。」

桑榆點點頭,「行!」

時間已經不早了,桑榆幾人去了廚房,三人分工合作,做的也很快,除了第一次動手的丹娘有些笨拙之外,桑榆和桑蓁都很熟練,尤其是桑蓁,團起團來又快又好看。

月團包好之後,倒放進提前打好的模具之中,再上鍋蒸,大約小半個時辰之後,熱氣完全落下,也就差不多了。

桑榆她們一共做了二三十個,選的是芙蓉和菊花圖樣的模子,又加入了紅棗、桂圓、核桃等物,一出鍋香甜撲鼻,口齒生津。

桑榆挑了幾個,叫桑蓁去送給張老丈,至於殷老丈,桑榆想著要不要叫輛車,托人送去。

可巧的是,她剛剛出了廚房,殷老丈便遣來家中小廝送來了月團,桑榆便包了幾個作為回禮。

忙忙碌碌之下,時間過的飛快,趁著桑榆在灶間忙活的時候,丹娘和桑蓁一起將燈籠掛在了屋檐下,連同後院的枯樹上也掛了一盞。

月亮高升,和著燭光照亮的整個小院,三人又合力將長桌抬出來迎著月光,在上面擺好水果、月團和一大盆羊肉作為祭品。

所謂「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中秋拜月一般由家中年長女性主持,桑榆三人都是女子,也不講究那麼多規矩,便由桑榆開始,三人依次對月祭拜,以求家人和睦,長久安康。

拜月之後,三人將月團等物放到院中石桌上,等著一起享用,丹娘又取來新開的桂花枝插在瓶中,桑蓁不言示弱地背了一首小詩,桑榆被逗的哈哈大笑。

這是每家每戶都在發生的事情,大家族就熱熱鬧鬧地圍在一起賞月祭祀,人少的人家就好吃好喝犒勞一下自己,無論是尋常百姓還是異域胡人,都在這個一時刻舉頭望月,思戀親人。

……

美酒佳肴之後,桑榆和丹娘開始收拾石桌上的殘羹。

桑蓁眼巴巴地跟在身後幫忙,「阿姐,我們什麼時候出門,聽說今日街上還有雜耍和胡旋舞。」

桑榆想了想道:「等一會兒就去,回頭等你薛姐姐她們從宮中出來再一起去玩。」

桑蓁心裡雖然急躁,但也乖巧地聽話等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