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理寺斷案實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孫將軍翻身下馬,將韁繩丟給小廝,「這位是崔巡檢。」他粗略地介紹了崔敘的身份,直接問道:「屍體還在嗎?」

安於縣令弓著身子答道:「在的,得孫將軍的命令,某派人日夜守著,不敢有絲毫大意。」

孫將軍滿意地點點頭,轉身對崔敘道:「陳郎將是最後一個死的,他的兄長在天成軍效命,陳郎將屍體被發現後,方將軍派人去知會了他的兄長,他的兄長來信叫我們不許安葬,要等著他的父母來見最後一面。」

一般來說除非是有大功之人,戰死後屍體會收斂起來,送回老家安葬,不然一般士兵死後若沒人收斂,便會隨意埋了,然後將衣物送回老家,立個衣冠冢。

刀劍無眼,有的人都被砍成了篩子,哪能分的清誰跟誰?

當然,如果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會將他們好好安葬的,陳郎將其實功績不顯,但是他兄長官居五品,替大興立下汗馬功勞,天威軍也願意給他一個面子,將陳郎將的屍體保存好,等著他的父母前來認領。

崔敘聞言,點了點頭,跟著孫將軍和安於縣令一同進了那座簡陋的縣衙。

桑榆和薛如英對視一眼,也跟著走了進去。

也許是因為崔敘等人的氣場比較矜貴,安於縣令走著走著,摸了摸腦袋,尷尬地笑笑,「咱們安於縣靠近邊關,這裡很少發生殺人案,因此這停屍房也不怎麼用的著,某就在縣衙後院騰了一個地方將就著用用。」

只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這種邊陲小城,百姓們最是瀟灑,反正不知道哪一天這裡就會淪為戰場,沒事殺什麼人?真要起了爭執,兩人立個誓,去戰場上殺突厥人多好,就算死了還能掙個好名聲。

再說搶劫什麼的,算了吧,大家都一樣窮,搶到最後也就多半塊餅子的事,不至於冒這麼大的風險。

越是清苦的地方,百姓越是團結,因此安於縣少有事端。

這間停屍房還是因為要安置陳郎將的屍身特意收拾出來的。

崔敘並不在意這些小事,不動聲色地問道:「安於縣是邊關要道嗎?某進城時發現有很多胡人來去。」

安於縣令呵呵一笑,「是啊,這裡是大興最靠近突厥的縣城,從這裡往北邊一直走,就會到達突厥最大的部落,很多胡人來這裡做買賣,不過大家都窮,這裡的東西賣不上價,因此有很多人會取道這裡,去南方做生意。」

突厥與大興多有戰事,雙方的百姓也跟著相互仇視,但是大興有突厥需要的糧草、絹帛等物,大興也需要突厥的羊馬等,因此誕生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買賣雙方都不問來路,只談生意,做完生意下次再見還是仇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