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理寺斷案實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0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七章:圖騰

「我說,你的遊記還是一本都沒賣出去?」桑榆撿起案桌上沾滿墨跡的書冊看了看。

貝赫拉姆放下筆,苦惱地抓了抓頭髮,委屈巴巴道:「這裡的人都不喜歡我的遊記。」

桑榆放下書冊,「這裡的人很少識字,買回去也看不懂。」

「怎麼會?」貝赫拉姆表示不服氣,「我為了讓他們看懂,還特地用了大興文字。」

貝赫拉姆有些沮喪,自從知道他的遊記賣不出去,是因為大興人看不懂胡語之後,他發奮圖強,學習中原官話,現在已經小有成就了,遊記都用大興文字寫出來,怎麼這些人還是看不懂?

桑榆沉默了片刻,「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們連大興文字也不認識?」

貝赫拉姆張了張嘴,仿佛晴天霹靂一般傻愣在了原地。

桑榆好心解釋道:「軍中士兵大部分都是窮苦人家,筆墨是精貴之物,讀書寫字頗為奢侈,一般人家供養不起。」

不是誰都有機會去讀書識字的,一戶普通人家傾全家之力也只能供養出一位讀書人,而且書本精貴,讀書人攢些銀錢,也會想著多添置些筆墨紙硯之類的,四書五經大部分都是去書店借書謄抄來的,端的是精打細算。

除非真的是有錢人家,會花銀子買些雜書遊記,一般人是不會多有花銷的,貝赫拉姆的遊記寫的是不錯,可他一不是大家文儒,二不是才子狀元,能賣出去才有鬼呢。

桑榆就聽說,宋家三叔宋溪亭,號稱「秋棠先生」,單單是一首詩都能賣出天價,更不用說宋先生本人,他寫的字能讓天下文人趨之若鶩。

這麼一對比,貝赫拉姆似乎有點慘。

桑榆同情地安慰道:「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總有一天,你的遊記會發光的。」

貝赫拉姆:「??」?可憐見的,貝赫拉姆雖然擅長語言學習,但是對詩詞歌賦那是相當慘澹,他不能十分不能理解幾個字組成的一句話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

「罷了。」桑榆放棄了解釋,尋了一個小凳子坐下,問道:「先不說這些了,我問你,昨兒個席面上你是不是還有話沒說?」?「什麼?」貝赫拉姆一邊收拾自己的稿子,一邊隨口答道:「我沒說什麼啊?」

桑榆耐心地幫他回憶一遍,「就是你在說抓到了仆固俟斤,然後愣神的時候,我覺得你臉上不對勁,猜想你可能還有旁的要說的。」

只是當時眾人的注意力都在仆固俟斤的身上,不曾注意到他罷了,與仆固俟斤相比,其他的事都是小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