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樣的環境下,若是她去找百里謙了,一方面,兇手知道她還活著,必然不會放過她,這樣做只會連帶著將百里謙陷入危機之中,百里謙有昇平長公主的庇佑,而她只會是負擔。
另一方面,她不想在沒有十足的把握下將線索告訴百里謙,她在明面上已經是個死人了,由她暗中調查只會更便捷。
百里謙說不出辯駁之語,「那你後來去了哪裡?又怎麼會變成如今的模樣?」
百里謙是知道有一個女郎和他們同行的,崔敘也在第一時間告訴了他與王令交易之事,可是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人會是與他一同長大的憐姨。
在他的心裡,儷娘一直是活潑正氣的小娘子,她從不會因為規矩而妥協,也不會因為身份而自卑,她的心中有千山萬水,亦有萬般豪情,而不是現在這般嫻靜端莊的樣子。
初見時,他還以為她是姐姐晴可,那個細聲細語的溫柔娘子。
「後來啊,後來的事也很簡單。」儷娘道:「我按照侍衛的意思去了隋州,發現阿郎並沒有如期抵達,而是同樣在山林中遇難,我知道此事關係頗大,於是便尋機會去了江南謀生。」
儷娘說的風輕雲淡,沒有人知道那段時間她是怎麼熬過來的,她從小也是嬌養著長大的,娘子待她們如親妹妹般照料,她從來沒有為生計發愁過。
她的手彈過琴,摸過書,也描過眉,上過妝,就是沒有拔過野草,扯過樹皮,那時候江南多災,百姓連自己都養不活,更不會有精力也可憐一個落難之人。
在流浪了很久很久之後,她終於到了洪州地界,洪州到處都是水,百姓們要麼就是像行屍走肉一般活著,要麼就是對著死去的親人大罵朝廷不作為,賑災的官員與土匪勾結,私吞百姓的救命銀錢。
她試圖解釋,可並沒有什麼用,百姓們只會相信他們看到的、聽到的,那些不堪入耳的話語刺激著她已經千瘡百孔的心靈。
看著滿目瘡痍的城牆和百姓們怨聲載道的面容,儷娘知道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她要為阿郎伸冤,為百里一門昭雪。
可是她只是一個弱女子,連活下去都是難題,要如何撐到見到真相大白的一天呢?
在路過一處施粥鋪子的時候,儷娘看著那鋪子旁頭上插著乾草的孩子,又看了一眼身後燈紅酒綠、歌舞喧囂的高樓,她鼓足勇氣踏了進去。
從此,世界上再也沒有了晴憐,而那座青樓,多了一個叫做儷娘的瘦馬。
這些,儷娘從不打算讓百里謙知道,「都過去了,如今我滿心只想為阿娘她們報仇。」
儷娘一家五口人,除了早逝的兄長,耶娘和阿姐都死在了那場災難中,此仇不供,她刻骨銘心,永生不忘。
聽到這裡,崔敘直言問道:「那就煩請告知我們,王令口中的線索到底是什麼?」
儷娘點點頭,多年在外求生,她見識了太多的人心險惡,因此即便是見到了百里謙,她也不敢輕易鬆口,可是今日她見到了宋溪亭,她知道自己終於能一吐為快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