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桑榆和宋家的關係沒有公開——崔敘的意思是在江家案子查明之前,不要說出來,免的多生事端,可崔家拿桑榆仵作的身份說事也就罷了,還說什麼已經從族中親眷外家中,替崔敘相看好了一個小娘子,就等著崔敘回來成婚。
真當她是死的嗎?她自己兒子的婚事竟然還要讓族中插手,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今日崔家的幾個族人又說了此事,還冠冕堂皇的說是為了崔敘好,呵!真當她不知道呢,不就是覺得自己拐走了崔直,又想將崔敘牢牢地困在手中嗎?
「他們迂腐慣了,看不清當今形勢。」崔直柔聲安慰,族中的老人年事已高,年輕時叱吒風雲,臨到老卻貪戀起權勢來,總想著還在前朝,世家大族能左右朝廷的命運。
他們也不想想,現在的形式如何嚴峻,聖人剛剛對世家動了手,那可是一點軟和的意思都沒有,人人都覺得聖人好脾氣,又有多少人記得,當年聖人可是踏著手足兄弟的屍體登上皇位的。
「好在兄長是個明智的,他並沒有說什麼,那些族老翻不起風浪,也就是嘴上說說罷了。」崔家能立足這麼久,自然是有聰明人的,崔直這一輩的能支撐起來就是他的兄長,當今中書令崔相公。
崔相公年輕有為,是先帝在位時的狀元郎,據說當年聖人因他容貌俊秀,想給他指成探花的,可是他殿試時,言辭犀利,出口成章,用他那無盡才華,將聖人折服,親賜狀元郎,還稱讚為「百年奇才。」
崔相公不負眾望,僅用十年時間便走到了中書令一職,在朝堂上可謂呼風喚雨,而且其為人聰慧,擅長審時度勢,可以說崔家如今有一半都是他撐起來的。
崔相公是崔直的親兄長,對崔敘也頗有疼愛,他只要站在崔敘這邊,崔家沒人敢反對。
「兄長自然是好的,只是我就是氣的慌。」昇平長公主此時也已經緩過來了,「若是當年我還執掌兵馬,我非得將他們全宰了!」
崔直一巴掌捂住她的小嘴,「這話你在家裡說說也就罷了,切莫往外面說。」
當年昇平長公主執掌兵權是因為先帝的恩寵,加上當年朝廷不穩,皇族無人可用,才推舉出昇平長公主,縱然現在百姓還記得她的恩情,可是世家不會認的,他們只會覺得後宮不得干政。
昇平長公主自然也知曉,她拉下崔直的手,沒好氣道:「我不是孩童。」
這麼多年,朝廷何曾降低過對她的戒心,若是說邊境的大軍以薛國公名氣最盛,那留守在長安的禁軍對昇平長公主可謂言聽計從,她當時的舊部大多已經升居高位,這也是朝臣們忌憚她的原因。
「自從安和的事發生之後,我這心裡啊,總覺得有些不安。」昇平長公主有些頹然,「安和何嘗不是我的以後。」
崔直心疼地攬住她,「總歸還是有百姓記得她的,能在走之前回歸故土,她該是知足了。」
永績九年,在臘月的寒冬里,從撥汗那國歸鄉的安和公主突發惡疾,暴斃身亡,享年三十八歲,這個在異鄉度過二十多年的大興公主死在了生母去世的寺廟裡。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