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理寺斷案實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5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朝臣們這才反應過來,低頭沉默。

聖人壓抑住火氣,轉頭看向站在百官之首、與魏相公齊平的中年男子,「崔卿可有合適人選?」?那中年男子這才抬眼,他長身玉立、面容平和,臉上的短須給他增添了幾分穩重,此人正是崔家一脈最有影響力之人,當今的中書令崔相,也是崔敘的族叔。

只見他微微一笑,神色自若,「回聖人,我這裡倒是真有一個人選。」

「哦?」聖人來了興趣,老實說他自己也不知道選誰好,「不知此人為誰?」?崔相笑道:「此人乃是薛國公之子,薛家三郎薛如川。」

薛如川的名字一出來,滿朝文武譁然,當即就有人反對,「不可,這薛如川乃是武將出身,怎能擔此大任?」

「就是,這武將怎麼做文官的活兒,不妥不妥!」

崔相早就知道會有人反對,他也不生氣,只是靜靜地聽他們說話。

「閉嘴!」聖人大喝,雖然每次朝會都在吵架,可也要看場合不是?現在是吵架的時候嗎?叫他們舉薦他們不肯,別人舉薦出來又嘮嘮叨叨,這不是誠心找茬嗎?

朝臣們再次安靜了下來,聖人見狀,和氣地問道:「崔卿可有深意?」?崔相不慌不忙道:「其因有三,一則宣州刺史申藍乃大才之人,他已在江南做了很久,賑災之事有他統籌足以應對。」

眾人聽了,不禁自覺地點了點頭,申藍年少成名,在江南頗負盛名,確實擔當的起。

「二則如今朝中正值人員交接之際,此時派誰去都難以服眾,不如索性放開,只去輔助之人。」崔相繼續道:「這三來嘛,不知諸位可曾記得當年洪州水災,百里郎君前去賑災遭遇不幸一事,雖說疑點頗多,可匪盜之事到底叫人不放心。」

也只有崔相敢在朝堂上提起當年百里一門的案子了,這些年朝廷對其諱莫如深,隻字不提,就是怕會重翻舊帳,畢竟那件事是他們中人算計在先。

聖人的目光悠長又深邃,他自然能聽出崔相話中之意,之前他擄了太多人的官職,這個時候點出一個人,代表他對那人的信任,也就是對他派系的人的態度。

年輕的官員經驗不夠,壓制不住江南的官員,老派的世家做事圓滑,也不願意出這個風頭,而且若百里一門的事重來,這損失可就大了,要知道當年百里無傷攜帶的三十萬銀錢全都不見了。

那可是當時國庫一半的銀錢,百里一門被扣上「監守自盜」的帽子,也有聖人的怒意在裡面。

如今正是用錢之際,這些意外損失不得。

薛三郎是薛家之人,薛家世代忠於皇室,薛國公又致仕已久,他確實是個好人選。

再說了,邊關戰事頻發,若是派遣武將,也可以達到撫慰人心的效果。

第四百八十七章:謊言

「臣覺得不妥。」御史大夫突然出聲,「賑災使臣一向從郎官、御史中遣調,薛三郎不過是一個中郎將,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