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理寺斷案實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7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儘管後來府兵殺了不少災民,奪回來不少銀錢和物資,可是還有很多銀錢不知所蹤——這些都是大理寺侍衛從建州傳回來的消息。

崔敘在宣州的時候,收到的密信中,寫明了當年之事,這件事被當時的府兵都尉隱瞞了下來,可是在百姓間還是有一些傳言的。

第五百零三章:故友

江郎君當時帶回來的「貨物」中,有一大半都是官銀,正是這些官銀,才導致江郎君剛剛回到家中,就被人殺之而後快。

庫房裡堆積的、來不及收斂的貨物就這樣全被奪了去,這也解釋了,為何庫房裡有很多硯台掉落,來尋官銀的人都是一些粗人,他們識不得筆硯的珍貴,只覺得他們太重,礙事,便全都丟棄了。

「有證據嗎?」一個書生饒有興致地問道:「你說遇見了歹人就遇見了?沒準兒這些都是你胡亂猜測的?」

「我證明不了。」桑榆笑道:「但是有人可以證明。」

「不錯,某可以證明桑評事的話是真的。」一道渾厚的聲音傳來。

眾人移開腳步,卻見一個身材不高、面容平凡的男子走了出來,他走的很慢很慢,但動作很大,甚至帶著搖頭晃腦的味道,在他的身後,還有一個面容清秀的郎君默默地跟著。

那個小郎君在見到桑榆的時候,眼睛騰地發出了亮光,像是見到了心愛之人一般愉悅。

「朱大善人,您怎麼來了?」有人認出了他。

此人正是涇縣第一富裕的朱大善人,也是涇縣百姓背後嚼舌的風流「才子」,跟在他身後的,自然就是朱文朱小郎君了。

朱大善人算是涇縣的一個奇葩,說他是善人,因為他確實做了不少好事,只要賺了銀錢,總會拿出一部分接濟百姓。

涇縣長街上,有三分之一的鋪子都是他開的,可謂是富甲一方,

可是相對的,此人也是花錢的一把好手,他流連花叢、愛喝酒愛美人,青樓畫舫去的、小館美人要的,遇到了喜愛的小娘子,那是不折手段也要迎回去。

偏偏他不用什麼陰謀詭計,就是用錢砸,生生的給家中砸出了二十多房小妾,要不是他子嗣不顯,多年只有朱文一個孩子,恐怕奪家產都能上演一齣好戲了。

這樣見一個愛一個的行為,也導致他內宅不穩,就拿談明府來說,判的十樁家族糾紛的案子,其中兩家就是朱大善人的。

這樣的行事作風,也讓他的評價兩極分化的嚴重,喜愛他的人感激涕零,惱恨他的人咬牙切齒。

因為其不拘小節,從不耍的花招的做法,也讓朱大善人的信譽值拉滿,涇縣人都道:「斷案找衙門,作保找善人。」可見百姓對他的信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